01
我在简书写的第一篇文章就吐槽呈哥不会说话,说不了长句子,只会两三个字的往外蹦;吐字也不清楚,除了身为老母亲的我,也是需要连比带划的才能明白他想要做什么。
可这几天呈哥就像是开了窍一样,开始说整个句子了。呈哥奶声奶气的问我,妈妈这是什么呀?声音从哪里来?我要看小伴龙,小伴龙睡觉了。你碰到我头了,你弄疼我了。我肚子饿了,我要吃饭。
有时候弟弟哭了,呈哥也会告诉我说,弟弟饿了,妈妈喂弟弟吃饭。要么就是,弟弟拉粑粑了,妈妈给弟弟擦屁屁。
呈哥还学会了告状,跟姥姥闹着玩,觉得吃亏了就会气鼓鼓的跑到我跟前,指着姥姥说,姥姥打我屁屁了。
甚至还会跟姥姥耍小心机,他拿着糖果罐子让姥姥帮忙打开,姥姥给他倒出来两颗糖,让他分享一下。呈哥把糖攥的紧紧的,一脸呆萌的告诉姥姥,吃糖牙齿疼。
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同时,理解能力也随之增长。
曾经的呈哥是穿衣服要哭一场,脱衣服也要要哭一场。如今,每天早晨起来,我会告诉他,小恐龙睡袋保护了你一整夜,现在它要休息了,让妈妈帮你把拉链拉开,你自己脱掉好么?于是呈哥就很愉快的把睡袋脱掉。
穿衣服的时候,套头衫是呈哥最抗拒的衣服,我跟呈哥说,妈妈需要你的帮助,你闭上眼睛,数三个数,一二三,睁开眼。宝宝真棒,谢谢你的配合。
如果某天呈哥略有起床气,我也会允许他穿着睡袋玩一会,等他情绪稳定了,再开始起床程序。
从此以后,脱衣睡觉,穿衣起床再也不像打仗一般鸡飞狗跳了。
02
两个月前,我给呈哥买了这个大纽扣蘑菇钉的玩具。呈哥第一次开始玩的时候,只知道将蘑菇钉钉上去,随心所欲的钉,才不管什么颜色的蘑菇钉放在什么颜色的洞里。
我们也曾尝试着告诉他,按照图纸的颜色钉蘑菇钉。可呈哥充耳不闻,按照他自己的想法玩的乐此不疲。
我能有什么办法?你开心就好。
既然呈哥不会玩,那我们就发展一下别的玩法。首先教呈哥认颜色,白色,绿色,蓝色,黄色,红色,橙色;然后把相同颜色的蘑菇钉聚在一起,最后开始查每个颜色的蘑菇钉有几个。
某一天,呈哥拿着图纸让我跟他一起拼青蛙。我指着图纸告诉他,你能认清楚这个圈圈是什么颜色么?你需要找到跟这个圈圈颜色一样的蘑菇钉,然后把它摁进去。
呈哥拼一次,我拼一次。我在拼的时候会告诉他,白色的是眼睛,要放进白色的洞洞里;绿色的蘑菇钉要放进去绿色的洞洞里;黄色的蘑菇钉要放进黄色的洞洞里。
拼完以后再问呈哥,这个是什么呀?呈哥回答说是青蛙。我再问他,青蛙是谁的妈妈呀?呈哥摇头说不知道。我就唱一遍小蝌蚪找妈妈的儿歌,这一次,我歌还没有唱完,呈哥都会抢答了,青蛙是它的妈妈。
而今天,呈哥自己把玩具拿出来,找出一张自己喜欢的图纸,将纽扣撒在沙发上,开始拼青蛙、拼恐龙,偶尔出现少一个纽扣,他会告诉我,妈妈,绿色没有了。
我压抑不住的喜悦,我的傻儿子终于明白这个玩具是怎么玩的了。我告诉他,妈妈帮你找一找,你刚才打开玩具的力气太大了,纽扣都掉地上了。
我把纽扣递给他,他伸手就要拿走,我虚晃他一下,问他,宝宝,你应该说什么?
谢谢妈妈。
03
呈哥的点滴进步,在我的眼中都如获至宝。他以他自己的速度成长,会出其不意的给我惊喜。
他变得讲卫生,主动说妈妈我的手脏了,要求洗手,也会自己去拿一张抽纸,仔细把自己的手擦干净,如果喝水不小心弄湿下巴,也会抽一张纸把自己下巴擦干净,不再是那个被强制洗手气的嗷嗷叫的小孩。
偶尔也会赖皮不肯洗手洗脸,我都会采取迂回战术,告诉他不洗手洗脸,就会变得很脏,像大臭虫一样又黑又脏,你想变成大臭虫么?在他略有犹豫的时候,先把他的手擦干净,然后给他擦脸,再告诉他,洗干净就不用当大臭虫了。
当然,还是有很多时候处于单核处理器状态,当不合理的要求不被满足时,第一反应还是会装哭假哭,试图用哭声逼我就范。我也不再急躁的冲他大喊大叫,语气坚定的告诉他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哭不解决任何问题。
我告诉他,如果你不开心,想要哭一会,那妈妈陪着你,如果你想要妈妈抱抱你,妈妈也可以抱抱你。
即使呈哥出现了情绪失控的状况,但是我能够及时的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就能够帮助呈哥回归到正常的情绪。
呈哥在进步,我也在努力学习。我开始学着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等一等他前进的脚步。
一个内心强大、情绪稳定的妈妈,养育出来的孩子,必然不会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