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 CC0协议
全文大约4500字,平均约需10分钟读完。
适宜人群:创业者,创想者(职场中想创业的人群),CEO,COO,副总裁,运营总监,行政总监
阅读收益:
- 花更少的时间,以中国人熟悉的理解方式,学完YC在斯坦福大学的50分钟英文分享课内容。
- 将公司运营这个抽象而庞大的话题,简化成公司运营的七个要点。
- 直面公司运营的六大痛点,并学习来自硅谷创业者的解决方案和思路。
《百变马丁》是一部很受欢迎的动画片,主人公马丁每天早晨被闹钟叫醒,就会变成一个奇怪的模样,时而是恐龙,时而是超人,时而又可以隐身。每天一种不同的角色,马丁就这样百变了两季78集。
假设我们自己是马丁,一天早晨醒来,突然收到一条微信:
公司因人事调整,原CEO离职,董事会深更半夜经仔细研究决定,任命你为公司CEO,即刻上任。
你连滚带爬下床,穿好衣服就往公司跑。一进门,昨天拒绝你一起午饭的前台小丽恭敬地对你说老板好,隔壁从来没有好脸色的老王见到你马上起立问早……就这样,你受宠若惊地来到办公室,刚想泡杯咖啡,没想到公司上下20多人看着你,等你分配任务,等你做出决策。
一个公司的CEO,撇开业务和外部的客户不谈,怎么能让办公室外的20个人热火朝天的运转起来,就是摆在你和咖啡机前的第一个难题。
运营是为了「自运营」
运营一家公司具体要做什么?
跟编程不同,面对计算机,写好程序,计算机会忠实地按照程序运行。然而,今天这家公司里装的可是20个非理性的人,20个头脑有着各种想法,理解力和认知又各不一样的人。
运营这家公司,就是把这20个人聚在一起,待8 - 12个小时,一起协作完成目标。这就是运营公司要追求的结果,至于CEO是谁,反而不那么重要。
巴菲特说过:
打造一个傻瓜也能运营的公司。
这让我想起了IBM那个经典的职场笑话,一个食人族每天吃一个项目经理吃了半年没人发现,然而偶尔有一天吃了一个程序员,马上就被发现并抓起来了。这个笑话半开玩笑的揭露了一个运营公司的理想目标:
一家好公司能够自运营。
一家公司并不是依赖于某个人,而是一套自动化运营的体系。这套体系的核心指导理论是:
一个管理者的产出 = 自己个人的产出 + 影响力作用范围内的产出
什么意思?
一个CEO不仅仅对商业计划书负责,更是对CEO管理范围内的所有事情负责;
一个产品副总裁不仅仅对产品质量和交付负责,也对相关联的营销团队产生影响力;
一个程序员不仅仅对代码质量负责,也会跟设计师和产品经理讨论具体的技术可行性;
大公司组织甚至会成立项目管理办公室PMO,用专人负责渗透和影响力。CEO只管理PMO,由PMO管理和推动所有环节,从而实现让公司运营。
运营公司是为了「自运营」,这是一条重要的基础认知。有了这个起点,才能谈具体运营公司的七个要点。
运营公司的七个要点
1、给事情定优先级(Triaging)
战地医院收治病人时,总有个经验丰富的医生先判断伤情,严重的马上安排手术,小伤口的哪怕先来的,也要安排在旁边等待。
一个CEO每天面对的问题扑面而来,所有的决策都涌向你的办公室。在深入查看具体的某件事情前,你最需要分辨哪些需要处理,哪些需要马上处理,哪些不需要处理过会儿自己会好。
你的任何决策都意味着那20个人的一整天时间应该干嘛,你的一句话,就是员工的一天,也意味着你付出的这一天工资究竟去了哪儿。
2、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Editing)
报社的编辑部,总编大人拿着装载着红色墨水的钢笔,圈圈点点,删除这里,修改那里。总的来说,编辑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删除,删除意味着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CEO就像是公司的总编,他头脑里总会充斥着各种想法,编辑的作用就是让想法聚焦,让事情简单再简单,让员工知道你要干什么,简化成123的步骤,让员工很好理解,继而更容易执行,同时更容易水平沟通。
不断的简化,具象化,每一个产品,每一句营销文案,每一件你要做的事情。拿起红笔,去除冗余,让其简单。
3、耐心地解释一切困惑(Clarify)
无论你编辑后剩下的多么简单,总会有人提出问题,甚至冒出其他的想法。记住,他们是人不是机器,如果这群人都提不出问题最后结果也不好,那公司运营肯定是出大麻烦了。
员工会问你这个要怎么做,每周做6天还是7天,我们的竞争优势在哪儿,下半年的策略是什么,面对竞争对手我们该不该还手……等等。
持续、反复的解释,直到所有人真的理解了。有时候CEO就像一个老师,教育同学要做的事儿,指明前进方向,回答疑问,确保同学们真正理解自己的想法,并付诸行动交作业。
4、合理地分配资源(Allocate resources)
刚刚说了让事情简单化和解释一切困惑,但别忘了我们的初心:让公司自运营。于是,元认知又告诉我们:
不要过于频繁地编辑(或否定)别人的想法。
不管公司的组织架构如何,但实际上运营模式只分为两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photo from launchworkplaces.com
「自上而下」指的是管理层从上到下的指挥,指挥下属去某个地方干完特定的事儿,再指挥大家去另一个地方。在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除非管理层的视野和格局如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否则很容易脱离一线而做出拍脑袋决定。
「自下而上」指的是一线做提案管理层做决策,甚至一线直接做决策。最高管理层只是把人才放在特定的地方,由人才主动发挥作用。看看腾讯的马化腾如何对待张小龙就会明白。
将合适的资源分配到合适的地方,自下而上,才会逐渐实现公司的自运营。
5、维持一致的风格(Ensure Consistent Voice)
当你拿起一份《经济学人》的杂志,翻完全部杂志你感觉是一个人写的,统一的语言风格,类似的排版样式,一致的插图位置,这就对了。
CEO是公司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他需要影响20多个不同类型不同想法的人,做出让用户感觉是统一风格的产品,甚至感觉是被一个人完成的。
一旦风格不统一,不管是两篇文章风格,还是两个页面的排版,亦或是两批次产品口味不同,用户可以轻松感知,并产生困惑:这是一家公司的产品么?放心,用户的困惑会真切地反映在销量的数字下滑上。
创业刚开始的时候,所有事情都是创始人自己做,逐渐找人替代自己的部分工作,逐渐构建起了团队。所以,创始人或CEO要带着「一切都要趋同」的理念,这往往践行在「企业文化」上。
当然,心态不能太极端,就算是乔布斯领导下的苹果,你随便问一个苹果员工,都会知道苹果的内部系统完全不像外部产品那样的简约风格。
6、正确有效的授权(Delegate)
作为公司的CEO,当然要学会并熟练使用授权。哪怕只是一人公司的CEO,也要学会如何与合作伙伴的相处。
当CEO面对的不是计算机,而是20个不同类型性格的人,自然会想到,为达到最高的效率,CEO不应该只有一种管理风格,而是不同员工不同风格。这对CEO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当然,CEO会期望HR找到和自己风格相一致的人,这条路能行得通的逻辑在于,市场上确实有足够和CEO风格一致的人(同时他们自己并没有创业)。否则,CEO不能怪罪于HR没找对人,最终还是自己承担责任。
有效授权的原则是:
面对刚刚接手的人,多引导,持续监控,直到那个人稳定的发挥;
面对稳定发挥和熟悉的人,更多的放权,让这个人有更多的自由空间。
还是记住,CEO和所有管理岗位的人都需要对自己工作范围负起责任,而不只是对自己负责。哪怕你选用的人不合格,那同样也会影响自己的信誉和绩效。
7、衡量产出而不是投入(Measure Output)
CEO要定期对团队的产出进行衡量和考核,采集数据并了解公司运营状况是一方面,引导团队朝着指定的方向前进是另一个但更重要的方面。
当MySpace CEO给团队的指标是「注册用户数」时,Facebook的小札给团队的指标是「活跃用户数」;Snapchat的CEO给出的衡量指标「日发消息数」而不是「注册用户数」;亚马逊CEO在某段时间内给出的衡量指标是「成交金额」而不是「成交量」。
衡量产出,不要衡量投入。
衡量「最终的结果」,比衡量「过程中的指标」要管用得多。这样既可以引导正确的方向,又可以让员工得到充分的自由空间发挥才干。
当然此处要避免一个陷阱:为了拿到结果而伤害品牌的事情。解决办法是给出配对指标,比如让风险部门定目标「降低欺诈率」,就加一个配对指标「误判率」,这样在引导创新的同时,避免降低客户满意度。
公司运营的六大痛点
1、公司要提拔谁?
公司很新,别说员工连CEO也才刚刚当几个月,业务迅猛增长需要管理层,那应该新招聘还是内部提拔?
早期员工对创业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合适的新人,只能内部提拔。提拔谁?
硅谷的创业大牛说,当你在办公室里看到有人经常跑去谁的桌子,哪怕他们并不是上下级的关系。那这个谁就是你要提拔的对象,因为这个人可以给周围人带来帮助。
2、如何让行动专注目标不偏离?
CEO分配完任务并不意味着就结束了,还需要监控公司是不是实际按照你想的在运营。
比如,你分配给一个人3件事情,但必须跟踪(Tracking)那件最重要的事情。因为人都是喜欢从自己最熟悉的而不是公司最重要的事情入手。现实往往是,你认为最重要的事情,被放在了团队优先级列表的队尾,公司就是这么被耽误的。
3、如何创造信任的氛围?
信任的基础是透明,Square做到更极致只要两个人以上的会议,会议记录都要抄送给全公司。会议室都是玻璃的,这样其他人不用担心里面发生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photo from lydiatyt.com
4、何时应该招人?
雇佣越多的人,往往效率不会同步增加,甚至会降低。因为有的人负责改善和维护生产关系了,只有负责生产力的那群人才是通常被认为在「为公司赚钱」的人。
创业公司在短时间内保持满负荷是没问题的,再多,就适当加人缓解。
当然,你会说我融到一大笔钱不差钱,我看到很多有钱的创业公司在短短时间内,成长为一个大型公司的体量,然而业务和产品却并没有发展起来。
5、怎样确保执行力?
你和电竞职业选手玩游戏,一开始你们势均力敌最后你输的很坦然。胜利不是一下子来的,而是微操(每一次操作的技术动作)他都比你做得好,最后累积出巨大优势轻松击败你。
公司运营就是扫除干扰大家注意力的地方,COO可以在公司里转悠,从让前台学会接电话并记录,到让每一个工程师必须用Web服务的方式写代码(亚马逊CEO真干得出来)。做好每个细节,累积微操优势。
6. 如何设置KPI?
公司高管都愿意招聘更多的手下已达到「我很重要」的目的,同时也是高管在职场上彰显实力和话语权的有效手段。然而这跟公司股东、创始人、CEO的目标却是冲突的,因为他们要保证财务报表的数字更好看。
一个让公司良性运营的公式:
KPI = X(output) / Y(headcount)
这个简单的公式,可以向高管阐明CEO在财务报表上的目标,有效限制了高管为了增加人数而增加人数的行为,同时有利于高管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
菠萝小结
1、公司运营是一个大话题,没有哪一篇文章可以写完怎么运营,然而这篇文章可以有效提升创始人、CEO以及公司高管对公司运营的认知。
2、不论你现在手里的牌是什么样儿,始终抱着「让公司自运营」的目标,就算达不到那个结果,也可以让你的管理经验、格局得以提升。
: end )
申请转载请加微信 pineappleaccelerator,并注明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