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好像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习惯了,以前总调侃说我关注的公众号比我微信好友都要多了,刚看了一眼,数字还是挺惊人的,将近200个,这应该还是清理过的个数。
当然,这些公众号里有一部分是日常要用到的,有几个偶尔会翻翻看看,其余的恐怕都是闲置的了。
2015年,我上大一,开始接触公众号,不只读,还有简单运营,但如果想运营的好,自然要多关注其他公众号,于是别人推荐的,我需要的,关注了一大堆。那会除了一些校园媒体,我印象最深的应该是WYN,因为那时觉得这个背后的团队年轻,有故事,有梦想,那时还喜欢看故事,还相信那些故事。那时偶尔发几条后台消息,还会得到回复,每次收到回复不知有多开心。后来,他们卖了它,又后来,他们重建了它,再后来,它变得强大,差不多每篇都有10w+的阅读量,只不过,我没有再看它了。
不记得具体什么时候了,应该还是在大一,猴哥问我看公众号吗,我答看,猴哥把咪蒙推荐了给我,说这女的写得东西读着带感,看了几篇,感觉咪蒙的思维方式很特别,有趣,那段时间差不多天天看,她说她是一个女流氓,我想她不只是个女流氓,还是个女骗子,她的文永远用最简短的句子,使人看了不会觉得累,即使话语粗俗,却让读者觉得痛快,我不知道那些读者是如何被她乱七八糟的想法教唆的,我更想知道没有被精选的留言都写了什么。
临近大二,哥哥推给我一个名字叫一个人听的公众号,问我有没有关注类似的,如果有,推荐给他,这是一个以电台形式为主的公众号,就如它介绍的“听她的声音会上瘾”,不得不说,那确实是一个听起来十分舒服的女声,缓慢,情感充沛,再搭配伤感的背景音乐,刚失恋的人听了怕不是要痛哭一场。突然想起青茫里的一句台词“你的人生你过明白了吗”,如果没有,凭什么在这指手画脚教别人怎么活,如果真的过明白了,总该知道忧伤就是忧伤,传递不出喜悦。
大二的时候,可能因为校园工作的需要,看的大多是校园类、新闻类、党团类的公众号了,专的感人,红的炽热,偶有青春活力。
至于现在,虽然偶尔还写着公众号,却只当一个消遣了吧,我总该写字的。有时闲下来不知做什么的时候还是会翻一翻公众号,笑笑张公子的金庸,看看鱼叔的电影,听听淘漉的音乐。只不过大多数已经不读了,换种说法,不是不读,是读不进。
记得初中作文800字记叙文,搞个总分总结构,加点描写,还写出个完整故事高分作文,标题追求的也是标新立异,积极向上。满屏的公众号推文标题呢,没有统计,凭借我记忆里出现次数最多的词,诸如“单身”、“情侣”、“刷爆朋友圈”、“丑”、“惨”、“渣”……或者“你的朋友圈,暴露了你的……”、“你还在……吗?”、“……,真相竟然是……”等格式的标题,其程度堪比19世纪末“黄色新闻”的兴起,再加上几千字的故事内容,怎么读得进去呢?
身处电子信息时代,网络必不可少,传播亦是大势,但是除了父母老师,没有人有资格教育我们,但若你自愿随众,相信那篇篇鬼话,偏要活出公众号里那样精彩的样子,那么我也只好祝你早日得偿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