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我教育路上的“灯塔”》

        一个人的成长,要有自己的努力,要看他与谁同行,更重要的是要遇到对的导师,给他指明前进的方向。2022版新课标的颁布给我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涯带来了冲击和迷茫,核心素养怎样在教学中有效落实,学习任务群怎样处理现有教材,单元语文素养如何让在课堂上有效落实,让我陷入了彷徨无助。从自信从容的站在讲台上到畏畏缩缩:一节课感觉啥都讲了,又感觉什么都没讲好;怕课堂上学生说的太多又怕学生不说;“口语交际”“阅读实践”“综合性学习”如何与每一课时融合,循序渐进让学生掌握,都是我的困惑。这时“‘国培计划(2024)’——陕西省项目县教师自主选学试点研修项目”悄然来到我的身边,成为我成长路上的“灯塔”,它让我二十多年的教育迷茫之路,豁然开朗。

                初接通知  忐忑不安

      2024年9月初,我接到学校教务处的通知,去区教育局参加会议,怀揣着疑问,来到教育局会议室“‘国培计划(2024)’——陕西省项目县教师自主选学试点研修项目”这几个字映入眼中,稍稍松了一口气,原来是参加国培。后面随着张国强教授项目的解读,我悬着的心有提起来:我们要出去培训,回来还要培训别的老师,我怎么能完成?我可以退出吗?我实在干不了……还好同去的吴老师一直做我的工作,让我紧绷的心稍稍缓解。最终还是克服了心理矛盾,做好了培训学习准备。我自己也很清楚,自从2002年来到小学语文教师这个岗位上,我已经历了二十二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生涯,期间虽然也有很多机会外出学习培训,但每次学习时间大都是一两天,学得零零散散,而自己从小学到中师所接受的教育相对传统,陈旧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亟待更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时代下对教师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来相对陈旧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方式很难受到新时代小学生的欢迎。我深刻的认识到这个新时代给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及知识储备才能更好的引领学生全面成长发展。带着改变的心态,我踏上了武汉的学习之旅。           

              拨云见日  初遇灯塔

      在武汉,我们和国培项目的各位专家来了一场遇见,这场遇见,让我拨云见日,豁然开朗。王金涛教授从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的教师发展与研修创新方面给出了建议,让我茅塞顿开:信息技术如此先进的时代,我们不是要制止孩子电子产品的使用,而是要正确引导他们将这些合理的应用与学习生活中。李作芳、张春霞、鲍思维等专家对于新课标的解读,让我茅塞顿开,迷茫之中让我看见了“灯塔”之光,“核心素养”“任务群”“教学评一体”这些解读冲击着我的头脑,让我心里的疑惑变得清楚起来。

        在长沙,我们又和国培项目的各位专家开启了一场心灵的交流,这场交流,让我信心倍增,一路向前。黄朝霞教授,张春霞教授,李定春教授,他们结合多年的教学和国培经验,根据我们学习班的学习特点和需求,采用了多种培训手段和工具:一场场专家讲座、一个个案例分析式报告、一次次伙伴们的课例教学展示,每天进行小组讨论,“学、思、辩”三管齐下。他们深厚的专业知识,深入浅出地将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融入讲座中,刷新了我们的认知,帮助我们了解并运用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技巧。遇见他们,就如海上迷途的船只看到了灯塔指引的火光,那是一种迷茫中寻得方向的释然与安心,是一种在黑暗与迷茫中寻得指引的感动与欣慰。

          这一次次的遇见,让我领悟了小学语文教学的真谛与魅力。为我返岗后在教学路上继续探索、开拓创新,提供了一条越走越宽广、越走越精彩的康庄大道。           

          共同学习  走近灯塔 

        “专家就在身边,我就是专家”这是这次国培的口号。在这口号引领下,我们结识了很多培训的小伙伴,他们有的是具有管理经验的学校领导,有的是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有的是理论深耕的教研员,和他们的每一次交流,都让我有收获:有教材的理解,有小课题的研究,有课堂的实践,有理论的拓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浩瀚海洋中,每个团队都是一艘航行其中的船只。而国培,便是那指引我们前行的灯塔,是激励我们不断奋进的动力。当我们语文3坊扬起团队奋进之帆,追逐那束璀璨的光芒时,便能够乘风破浪,驶向成功的彼岸。返岗后,在各位专家所提供的先进理念与方法的引领下,我积极投入到优化团队的工作中。我深知,一个优秀的团队是推动工作高效进行、实现目标的关键所在。因此,我致力于将所学应用于实践,努力提升我们3坊团队的凝聚力、执行力和创新能力。三次骨干教师培训,第一次是改变参训教师的教学观念,制定切实可行的研修计划,从网络课程到线下实践,摸索前进;第二次改变参训教师的教学模式,三位坊主的示范引领课,坊员之间教学设计、说课的打磨,一次次的碰撞,一次次的反思,成为我们一次次的成长;第三次改变陈旧的听评课模式,为了保障我们语文3坊听评课活动的有效性和公正性,我们采用了黄朝霞教授研究的“观教·察学·省己”听评课模式,建立科学的听评课评价标准和机制。既考虑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兼顾学生的学习效果,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我们语文3坊在坊内形成我要上好课,我会听评课的好势头。坊员石睿荣获“市级教学能手”称号,我撰写的论文《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中高段名著经典阅读作业的设计的实践与研究》也在维普网上公开发表。我深知在语文教学研究的道路上,我既是学生也是实践者,不断地吸收新知识,同时也努力将所学应用于实际之中。而在这一过程中,我始终铭记要为身边老师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与支持,用实际行动回馈国培专家的辛勤付出和耐心指导。每一次的教学研讨活动,每一次的骨干教师培训,都是我展现我在国培班所学、发挥所长的机会。我都全力以赴,力求做到最好。这不仅是对自己能力的锻炼,更是把国培授课专家们的教学成果进行推广,以帮助和支持更多的老师开展研究。

      同时,我也深知在实践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每当这时,我都会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并主动与各位专家沟通交流。认真听取各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这种互动不仅有助于我解决问题,也能获得专业的指导。

      在教育教学的征途上,我时常面临未知与困惑,而国培专家一次次的悉心指导,就如同灯塔般点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为我们铸就了专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在国培“灯塔”的指引下,我将走近灯塔,成为“灯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