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又乖巧又听话,一点儿都不让父母操心。”
“你看看你同学,跟你同一时间出去闯荡,现在人家买第二套房了,你还什么都没有。”
“隔壁邻居的孩子都生二胎了,人家跟你一样大,你现在还单身,你比人家都落后一大截了。”
01
想必大家对这些对话一点儿都不陌生。
不管是相隔千里与父母打电话,还是近在咫尺跟父母面对面交谈,“别人家的孩子”总是时不时的出现在对话里。
小时候比成绩,毕业了比工资,再大些,还要比职称、比房子、比结婚和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就像是一个影子,一直跟随着我们,甩也甩不掉。
用电视剧《爱情公寓》里曾小贤的话说就是“从小我就有一个宿敌,他叫做别人家的孩子。他天生脾气就很好,天天就知道读书,长得又帅,每次考试都考年级第一。长大以后他还交了一个又正点又有钱的女朋友,研究生和公务员全都考上了。”
为什么我们的父母这么喜欢引用“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他们会经常唠叨、抱怨,甚至指责、控诉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在父母眼中,真的比自己的孩子要好一大截吗?
02
有些父母是真的关心孩子,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比自己家的孩子更早更快地完成了所谓的“标配人生”,他们就把自己的焦虑施加给孩子。
施加压力的方式就是不断旁敲侧击地告诉他们,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已经完成了这件事、已经完成了那件事,可是你现在还什么事情都没有完成,或者告诉他们的孩子,有些事你完成的还不够好,你要以别人家的孩子为榜样,不要求你能超越他们,但是你不能落后人家太多。
还有一种父母表面上打着爱的名义,说是为了刺激他们力争上游、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但实际上他们把孩子当作他们自己“实现人生任务”的工具,把孩子的“成就”当成自己的面子,如果孩子远低于他们的预期,他们会觉得自己的人生活的很失败、面子受损,甚至觉得在邻里之间都抬不起头来,比如有些父母就认为,家里有一个三十好几的孩子,还没有结婚,就是自己人生的一种耻辱,做父母都掉份儿,这样的父母更可能会经常拿别人家的孩子来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轰炸。
03
父母为什么这么喜欢比较呢?
美国心理学家、社会比较理论的创始人费斯汀格提出过一种相似性假说。意思是说,人们总是会跟那些与自己能力水平相当、或者地理位置就近的人进行比较,因为这群人就像是一面镜子,能够让我们更加客观真实地了解自己,以这群与我们看似相近的人作为一个标尺,对自我的评价也会更加全面具体。
既然是比较,那么自然会有一个比较的方向。很显然,当父母在说别人家的孩子时,是在向上比,他们把 “别人家的孩子”抬的高高在上,而把自己家的孩子放的“低人一等”。他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别人家的孩子”的优点和成就,而在自己家的孩子身上,看到的更多的是缺点和一无是处。
当父母总是拿自己家的孩子向上比的时候,它其实就是在给孩子不停地泼冷水,比如,你今年的年终奖拿了2万块钱,本来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情,但是过年回到家,你父母却说,你看看隔壁家小王,他今年的年终奖都拿了十几万,你听到之后肯定顿时心都凉了。
04
绝大多数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过一个“标准人生”。
什么是“标准人生”? 无非就是买房、买车、结婚、生孩子这些要履行的人生大事,这些人生大事能够赶在别人前头最好,如果不能,那也不能落后太多。
换句话说,父母进行比较的标准其实就是社会传统的价值观。当孩子的生活价值观跟大众不一致的时候,他们就会出来泼泼冷水,比如在很多父母的眼中,快乐和做自己并不是一种成功。“做自己”在他们眼中,可能是一种自私;而“一个人活得快乐就好”可能是没有家庭责任感的表现。
父母艳羡“别人家的孩子”取得的“辉煌成绩”,是把侧重点放在了他们取得的表面结果上,很多时候他们并不了解取得“成果”的过程,比如别人家的孩子成绩好可能是因为不停地上培训班、别人能够买房可能是因为有他们父母的大力支持、别人家的孩子很早结婚但私底下可能过得并不幸福。
“别人家的孩子”的所谓“成功”,比如考上名校、拿到高薪、成家立业,几乎是所有的父母对孩子的期待,人似乎有一种固有的劣根性,那就是总是以自己的期待去要求别人。
父母的这些“攀比”行为,实际上会对孩子造成很多负面的影响,一方面会让孩子不自信、觉得自卑、感到焦虑和羞愧,因为父母总是用“别人家的孩子”来否定自己;另一方面,如果父母总是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在孩子身上,孩子会渐渐丧失掉自己的想法和个性,他会以外界的标准来驱动自己,因为只有这样通俗意义上的成功,才能够获得父母的肯定和喜爱。
作家龙应台曾经也跟天底下所有望子成龙的父母一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出息、过上看上去优渥成功的生活,但后来她却说“如果我的孩子能够平安而且快乐,不管杰出不杰出,我都已经很感激了。我可以接受我的孩子平庸,重要的是他能够在自己的人生里找到意义。”
05
但并不是每个父母都能够这样豁达,如果父母总是喜欢攀比,总是提到“别人家的孩子”,作为孩子,应该怎么办呢?
在这里,有三个小建议。
第一条建议是,与父母沟通时,首先要营造一个有安全感的氛围。什么样的氛围才是有安全感的呢?那就是,在这个交流的环境里,肯定的信息一定要多过否定的信息。
父母一直在你面前唠叨“别人家的孩子”,你心里肯定很不爽,如果你直接怼父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那么这样的沟通肯定进行不下去,比如父母说“你看别人家的孩子都买第二套房了,你现在还在租房住”,结果你对父母说,“别人家的父母都给孩子付首付,你为什么不付?”显然这样的对话全是火药味,毫无安全感可言,只会让双方的“斗争”更加激烈。
在沟通中,确保肯定信息多过否定信息,就是让父母卸下防卫,也就是说,我们首先要顺应父母、肯定父母,毕竟在这件事情上,父母说的也并不是全错,对孩子的人生做出必要的提醒也是为人父母的责任,所以我们首先对“别人家的孩子”不要过于敏感。
第二个建议是,多说自己的感受,多用事实性陈述。
父母和我们提到“别人家的孩子”,我们心理上的抗拒感和不适感并不会因为表面的顺应而消失,所以在营造一个安全的氛围之后,我们还要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表达想法时,要注意多用一些事实性陈述,越能增强自己优点的事实性陈述越好;表达感受时,要多用一些情感味道比较浓的词语,比如,我们可以对父母说“你总是拿别人家的孩子跟我来进行比较,很伤我的心,我听了很难过,你这样会让我觉得我很差,失去继续奋斗的动力,我知道别人家的孩子很优秀,但是我也没有太差,我今年就拿到了公司的最佳员工奖。”
表达感受的目的是让父母产生情感上的触动,很多父母虽然嘴上说“别人家的孩子”好,但终归来讲他们的心还是更偏向自己的孩子;发表事实性的陈述,一方面是通过表述自己的“成绩”或者“进步”来让父母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另一方面是在缓和沟通对话的紧张感,那就是“我可没有在瞎说哦,我是在用事实说话。”
第三个建议是,在沟通中表达自己的需要。
我们都知道,在比较的背后,父母真正需要的无非就是孩子过得好,只不过父母认为的“好”和孩子认为的“好”可能会有些出入,并且在完成这个所谓的“好”的时间上也会有不同意见。
所以在沟通时,孩子要把自己内心的需要表达出来,比如:“我今年可能还是买不了房子,因为我想先多给你们存点养老钱,把你们先安顿好再说。”,再比如:“我今年不想找女朋友,因为我今年有一个很大的项目在跟,把这个项目完成了,我的事业就基本稳定了,我就可以安心找女朋友了。”
这样你既说出了“目标没有达成”的原因,还间接告诉了父母你的人生规划,以及对生活的态度,父母听完之后,会觉得你有自己的想法,并且在朝着一个方向努力,虽然也许不是他们指定的方向,但是他们起码不会觉得你完全不上心、或者一无是处。
就父母而言,如果每个父母都能够把自己家的孩子当作“别人家的孩子”来看待,看到自己的孩子身上有很多闪光点,那么每个孩子在成长之路上会更加自信,更加健康;就孩子而言,如果每个孩子都能够多跟父母沟通、多对父母嘘寒问暖,努力工作,积极生活,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那么父母会更以自己的孩子为傲,他们在变老的路上也会更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