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的《日历》中写道:“我喜欢用日历,不喜欢用月历。为什么?
厚厚一本日历是整整一年的日子。每扯下一页,它新的一页--光亮而开阔的一天便笑嘻嘻地等着我去填满。我喜欢日历每一页后边的"明天"的未知,还隐含着一种希望。”
有时我们浑浑噩噩度日,时间从我们指尖流过,我们却后知后觉,才只得感叹道:“时间真是如白驹过隙”。殊不知,时间并非毫无声息地消逝,它总是在我们的掌控下,只是我们从未珍惜。看着那一张张被扯下的日历,俨如秋日枯黄暗淡的叶子,才知道大把的时间已经被自己浪费。
每一天焦头烂额、夜以继日的工作,可到了夜深人静时细细一想,却觉得又是碌碌无为的一天,觉得自己虚度了时光,可手握着质感厚重的日历,心中便有了些许踏实,岁月的匆匆与虚无,都记载在这一张张“生命的页码”上。
岁月并非了无痕迹。那些阳光明媚的日子,暗自神伤的深夜-----看着扯下的日历,便如电影片段般涌入脑海。冯骥才这样写:“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种文化。记忆依靠载体。一个城市的记忆留在它历史的街区与建筑上,一个人的记忆在他的照片上、物品里、老歌老曲中,也在日历上。”人因记忆而变得厚重和智慧,日历承载着我们的记忆,是我们的成长之书。
文章开头的那个问题,《日历》中是这样回答的:“因为日历具有生命感。或者说日历叫我随时感知自己的生命并叫我思考如何珍惜它。我想我的答案也是如此。”
诚然,日历让我尝试着去活在世界上,而不是存在与世界上。与其说“得到的是侥幸,失去的是人生”,倒不如说日历上的这些岁月,无论好坏,都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