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费雯丽和马兰白龙度的感召力,我确信自己可能不会看这部剧。
与众多影迷喜欢白龙度不一样,我确实也喜欢教父,这是无人超越的经典,但是我好像没有那么喜欢演员白龙度了。不仅因为在这部电影里他确实表现得像一个原始人,一头野兽(可是在野兽面前受过教育的人被摧毁了)。也因为在另部电影《巴黎最后的探戈》, 他与导演合谋演出了臭名昭著让人恶心的桥段,女演员的整个人生被毁。不得不靠酒精和药品度日,再也没有拍过电影,19岁花样的年龄在拍完电影已经凋零。
演艺圈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罪恶,今年最出名的莫过于好莱坞制片人哈维.温斯坦的性丑闻案。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女性已经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也有更多的道路可以维权,社会也貌似更宽容了。
只是有钱人的私人飞机、摇滚巨星的后台休息室、运动员的更衣室,在西方世界都是心照不宣的“后宫”。在男权社会,女性的尊严仍是缺失的。类似白龙度和贝托鲁奇的丑恶勾当真是罄竹难书。可笑的是人们还在拼命往这条路上挤。
牢骚完毕,且归正题。
电影改编自美国著名戏剧家田纳西·威廉斯(1911-1983)的戏剧《欲望号街车》。1947年该剧在纽约上演后获得巨大成功,囊括美国三项戏剧大奖:普利策奖、纽约戏剧奖和唐纳德森奖。顺便说一下,田纳西是一位美国戏剧的标志性人物,一个备受争议的传奇天才,代表作有《欲望号街车》,《玻璃动物园》及《热铁皮屋顶上的猫》等剧。
《欲望号街车》简单来说是女主人公布兰奇的悲剧。布兰奇是典型的南方淑女,家庭败落以后,不肯放弃旧日的生活方式,逐渐堕落腐化,后来不得不投靠妹妹斯黛拉。但又与妹夫斯坦利粗暴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继而遭妹夫强奸,最后被送进疯人院。
我的解读是现实与欲望对抗,界限认知。
一、欲望
欲望在这里是毁灭的根源。
坐上欲望号街车,抵达坟墓,然后到达天堂。这是电影里的台词,象征意味十分明显。
每个人都有欲望,欲望有深有浅。欲望尤其是不道德的欲望会把人引向毁灭。
布兰奇在这里是南方贵族淑女生活方式的代表,类似中国古代的大家闺秀,家境殷实的那种。可惜家道败落,但是她不愿意或者说不想看清现实。因为她没有力气去面对这赤裸裸的现实。作为主人公的对立面,斯坦利是现实世界代表,而妹妹则代表妥协了的现实主义者,尽管跟姐姐受过同样的教育,可是在现实的引导下她再也回不去从前,甚至在姐姐未来之前她对自己的生活还甚为满意。
并不是说贵族生活就是优雅的,只是他们因为虚荣有了更强烈的自尊心。即使穷困潦倒也不愿意在别人面前屈尊降贵。布兰奇是深受这种思想毒害的人,或者说她出身的阶级造就了她。命运已然注定。家道中落的她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只好去投靠妹妹。这成了她命运的转折点。
二、界限
界限与认知的差别造成了悲剧的最终根源。
布兰奇在妹妹家住了6个月,甚至如果她不嫁出去的话还要继续住。这个可能布兰奇并不自知,自己寄人篱下,况且是住进了已婚妹妹贫困的家。姐妹两人的感情似乎不错,但是那是婚前。婚后,如果妹妹家足够阔绰似乎也可以给姐姐一个容身之地。可是他们几乎是赤贫。
换言之,本来就拥挤的感情空间,现在又多了一个人。而且这个人对自己横挑鼻子竖挑眼,处处同自己做对,还把自己的爱人也拉拢了,要把她“带坏”了。难怪斯坦利看不惯她的虚荣摆阔,没有一个人能忍受这样的人不是吗?人性的恶就是“不要在我面前装”。于是,他摧毁了她,联合妹妹把她送进了疯人院,可想而知她最后的命运。
看完电影自己的感悟,1、为什么结婚要门当户对?因为沟通成本小。现代灰姑娘的故事为什么越来越少,因为向上的机会成本越来越大,社会壁垒越来越严重。
2、永远不要寄人篱下,不要插手夫妻情人间的事,这是世界上最难明辨是非的家务事,外人要懂得适可而止,这就是“界限”。不是你的地盘,不要想着出头。
3、像鸟儿爱惜自己的羽毛一样爱惜自己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