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我刚刚参加完高考,心情非常紧张
和焦虑。在那个时代,高考是改变命运的大事,整个家庭都为之悬着心。我也不例外,考完后每天都在焦虑中等待成绩的公布,每次想到分数就不禁心惊肉跳。
当时的高考改革刚刚开始,中专录取分数线已经公布,但我们还不知道自己的具体成绩。分数公布的那天,我和同学们都早早地赶到了学校,等待着成绩公布的那一刻。我的心情非常紧张,每次想到自己的成绩都不禁心惊肉跳。
终于,在排队看成绩的过程中,轮到我了。我紧张地接过成绩单,一眼看到了自己的总分,我感到一阵失落和沮丧。虽然没有落榜,但是与自己的期望相比,成绩还是有些差强人意。我不禁感到一阵失落和沮丧,觉得自己的努力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当我回到家中,父母看到我的失落神情,也感到非常难过。他们安慰我说,既然已经录取了,就应该放下成绩,好好准备今后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争取更好的未来。他们的鼓励和支持让我感到非常温暖和感激,我逐渐从失落中走出来,重新振作起来。
回想当时的情景,我认为自己的心情主要是失落和沮丧。但是,家人的关心和支持,以及自己逐渐走出失落和沮丧的过程,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分数并不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我们应该注重自己的努力和进步,不断挑战自己,追求更好的未来。
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时我能够更理性地对待成绩,不把分数看得太重,也许我的心情会更加平静和从容。但是,这个过程也让我学会了如何面对挫折和困难,让我逐渐成长为一个更加成熟和坚强的人。
总之,得知分数后自己的心情主要是失落和沮丧,但是我们应该理性对待分数,注重自己的努力和进步,不断挑战自己,追求更好的未来。同时,家人的关心和支持也是我们走出低谷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