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用户体验地图是用视觉化的方式表示一个用户为了完成某目标经历的过程,用来帮助理解用户需求和寻找用户痛点。
解构分析用户体验地图
A区:这个区域里的视角提供了对地图的界定,并指定 -(1)一个角色(谁)和(2)待调研的情境(什么)
B区:地图的核心是被视觉化了的体验过程,一般来说包括 (3)可分段的体验过程 (4)交互动作 (5)思维活动 (6)用户在经历整个过程后的情绪体验。可以用调研得来的用户反馈和录像与以支撑加强
C区:基于体验地图所支持的商业目标不同,所得结论本该不同。但是,它应当可以描述所发现的用户视角,痛点,和(7)未来的工作侧重点,还有(8)团队内部的责任分配
创建成功体验地图的原则
成功的用户体验地图不止要求具备所有应该涵盖的元素。体验地图应该是一个拥有清晰目标和基于调研的合作过程。你需要很努力的把地图的制作过程控制在正确轨道上,并建立相关(管理层对其的)认可,(之后才能)基于它提供的洞察结果推行改革和转换。下面是一些确保开始绘制体验地图的过程并使之保持正确方向的小贴士:
确立“为什么”和“为了什么”。首先,确定体验地图要支持的商业目标。在开始制作以前确定对那些基本的关键问题都有清晰地答案:
这个体验地图要支持什么商业目标?
谁是使用者?
这是关于谁的体验地图?描述的是什么体验?
如何共享地图?
依据事实。体验地图应该得出诚实的描述,而不是理想故事。从收集任何已有的调研结果开始,但可能也需要额外的调研来支持体验部分里还没有被覆盖的空白。这是一个重在质量的过程。虽然大数据可以用来帮助支持或判定结论(或用来对付一些觉得高质量数据有些“弱势”的决策者)大数据不能成为一个故事本身。
跟其他人合作。制作体验地图的活动(不是一张完成的体验地图这个结果)经常是这个过程里最有价值的部分,所以请让其他人一起参与。扫清障碍,邀请从不同团体而来的决策者一起提供数据和绘制地图。
不要急于画出来。只想画一个美丽的平面信息图,或太急于过渡到设计部分可能导致体验地图变得美丽而缺陷重重。确定在进行到视觉制作前你的数据组成是完整和明确的。
让他人参与最终成果。不要妄想单纯用邮件发出美丽的平面图附件就可以得到支持和吸引兴趣。把它当做一个可交互的,还在创建过程中的文件,让人们可以参与其中。在会议和交流中提出这件事,同时推行一个别人可以信任并引用的描述。一个办法是做一个体验地图展览室,任何非本组人员都可以来参观体验这个过程,并提供反馈。
https://www.zhihu.com/search?type=content&q=用户体验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