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碎碎念三则:
1.刻意练习在舞蹈上的应用
这两天一个人在家,时间比较宽裕,所以有空的时候就练一练老师刚教的舞蹈。主要就是针对自己容易卡壳的那一个动作反复跳,反复跳,直到把它变成自己下意识的动作。
这让我想起《刻意练习》一书中提到的“心理表征”这个概念,刚开始我不能理解,现在能够意会了。就好比你把一个舞蹈组合跳得特别特别熟,只要开了个头,就可以不用大脑,下意识地做出全部的动作。这就是建立了一个心理表征。
在很多体育训练上也是这样,比如羽毛球选手训练时,不会像我们平时就打比赛,而是一次只针对一种情形反复训练,直到你看到对方手动,就会下意识做出反应。这也是一种心理表征。
不管是跳舞,还是学习别的技能,刻意练习的方法都很有用。再延伸一下,刻意练习有四个关键要素:第一是目标明确,比如说我今天跳舞就是要卡节奏,下一次可能就是怎样让动作更有美感,一次一个具体的目标;第二是及时反馈,网络游戏为什么那么吸引人,就是因为它能及时反馈给你结果,我们每次跳舞的时候录视频就是一个特别好的反馈方式;第三是给自己找一个好教练;第四要敢于突破自己的舒适区,比如我们做拉伸训练,压腿,你得一次比一次多下一点儿,才能慢慢地把腿部的韧带拉开,把肩部打开,身体这个“硬件”条件越来越好,跳舞才能越跳越美。
2.对女孩要有底线教育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来自拾遗的《给女孩底线教育,给男孩阳光教育》。我有女儿,所以我关注的是文中提到的要教给女孩的身体底线、生活底线、感情底线、生命底线,是每一个父母特别是家里有青春期女孩的父母,极力想教会孩子的东西。
但是,这个社会太复杂,很多罪恶防不胜防。很多令人痛心的事情发生以后,大都有一个共同现象:孩子没有在伤害一开始就告诉父母。不管孩子出于什么样的心理活动本质上都是父母没有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张德芬曾经在公众号上爆出了一个深埋在心底的秘密:幼年时遭遇的一次严重性骚扰。这篇文留言很多,而且有很多类似经历的女性,坦承了压抑她们多年的痛苦经历。和张德芬一样,她们的家人至今都不知道曾经发生过的一切。这里,不想去讨论那些披着人皮的狼,而是想问一问,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为什么身边的亲人却多年都毫无察觉?
所以,父母在传授给孩子必要的知识同时,还要让孩子意识到,无论如何你都是他的靠山,你要有坚定的、信任的姿态,让孩子有充分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3.听樊登拆解《养育女孩》
今天在樊登读书会听樊登拆解《养育女孩》,比原书要精彩得多。其中有一句话特别打动我:教育不是装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美国研究青春期的顶级专家彼得·本森提出了火花理论,他认为所有的青少年儿童都具有某种火苗,他将火苗分为三类——天赋(如写作、绘画),性格(勇气、同理心),承担某项任务(如保护大自然),他们能从中得到巨大的快乐,父母的任务就是发现和强化孩子的火花,这些火花能够让孩子们在学校表现得更快乐、自信和健康,还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事情吗?
樊登说,在发现灵魂方面,如同男孩子需要一个父辈男性作为榜样,女孩子同样需要一个榜样的年长女性,让她知道如何成为一个强大的、有内涵的女性。
这个人最好是她的妈妈,如果妈妈达不到,也可以是老师或姑姑阿姨这些其他的身边典范,她们应该具有内心温暖平静,而又不乏味平淡,并且欣赏和支持你的女儿。
樊登说起他的一位朋友,从日本归来的一位大学教授,经常受邻居之邀一起喝下午茶,在闲谈中他会给邻居家的女孩讲茶文化,讲他在世界各地的见闻,鼓励这个孩子走出国门看世界,后来这个女孩考入了哈佛。可以说,是这位教授点燃了孩子心中的火花。
妈妈要做女儿的榜样!作为一个女孩的妈妈,看完这本书倍感压力呢!我很庆幸自己已经意识到这点,并且正在付出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