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最后一个月,我们迎来了一年中最温暖的节气——冬至。
今年的冬至时间:
2021年12月21日23:59:09
农历2021年十一月(大)十八 冬至这一天,太阳黄经为270°,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我们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也是数九寒天开始的第一天。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
“冬至中者,亦有三义:
一者阴极之至,二者阳气始至,
三者日行南至,
故谓之冬至也。”
冬至有三层含义:
一是阴极之至,阴气最盛的时候;
二是阳气始至,阳气萌生的时候;
三是日行南至,
阳光直射点最南的时候。
从全国平均气温来看,
冬至仅次于小寒、大寒,
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三冷的节气。
冬至三候
一候蚯蚓结丨传说蚯蚓是阴屈阳伸的生物,冬至时阳气虽已开始萌动,但阴气仍然控制大局,土中的蚯蚓感阴气大盛而仍然蜷缩着身体。
二候麋角解丨古人认为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麋因角朝后生,所以为阴,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动丨由于阳气初生,所以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有一丝温热。
冬至习俗
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
作为一个传统节日,冬至已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民间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所以,冬至又称作“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冬至的这一天,人们将人间最美好的祝福都“包”在饺子中,含在汤圆里,岁月赴汤蹈火,温情只增不减。
前者以河南为例,“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对吃饺子的俗称。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还乡时适逢大雪纷飞,寒风刺骨。他看见乡亲们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非常难过,就叫弟子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施舍给百姓。
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吃饺子的习俗,连带还有“不吃饺子掉耳朵”的说法。
后者以浙江为例。冬至时,浙江人好吃“冬至圆”。在台州,擂圆是重头戏,“圆”意味着“团圆”“圆满”,擂圆是用糯米粉做的,先把糯米粉和温水揉成面团,再摘成醋碟大小的圆子揉圆,煮熟后放在豆黄粉里滚拌,因为这个过程方言叫“擂”,所以冬至圆起名叫“擂圆”,而豆黄粉是用黄豆炒熟后磨成粉再拌入红糖,味道香甜浓郁,配上糯米圆的细腻糯软,令人食欲大增。
除了饺子、汤圆,冬至美食可谓千里不同风,如吃“冬至肉”,是南方冬至扫墓后同姓宗族祠堂按人丁分发“胙肉”的古老食俗。“供冬至团”也是江南习俗。冬至团是以糯米粉为面团,内包肉、菜、糖、果、豇豆、赤豆沙、萝卜丝等蒸成,主要充作供品,也可待客或赠送亲邻。
“馄饨拜冬”是北方的冬至食俗。《帝京岁时纪胜》说:“预日为冬夜,祀祖羹饭之外,以细肉馄饨奉献。谚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之遗意也。”之所以选用馄饨拜冬,是因为“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
这一天,回家和家人好好吃顿团圆饭,哪怕是一碗饺子汤圆,也是一种温暖,一种幸福。
无论天气多么寒冷,风雪多么凛冽,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心总是温暖的。
有严冬的光顾,必有春的到来
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
冬至是寒冷的开始,让人已有清晨“帘幕卷清霜,呵手试梅装”之感,然而“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仿佛能感受到阳气从地层下磅礴而来的气势,能听到地下万物的涌动,河流潺潺,草木新芽,春天的脚步也便发出了铿锵声响。
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太阳开始回来了,春天也越来越近,一年四季的光临与轮回,不正是我们自己人生经历的见证吗?
冬至冬至,幸福悄然而至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新的一年愿我的祝福能像这冬至的阳光,为您驱走严寒,送去温暖。
冬至拉长了黑夜,变不了对你的思念;冬至冷却了空气,冰冻不了对你的牵挂;冬至点缀了四季,再美的日子也不能忘了给你问候。
愿你余生,芳华犹在,平安喜乐。
百花开而春至,百川汇而夏至,百草黄而秋至,问候来而冬至。
每一个雪花,都是送给春天;每一个机会,都是送给你我;每一个明天,都靠今天把握;每一个成功,都蕴含着执着。
冬至,预示着你:机会将至、好运将至、成功将至、幸福将至,健康快乐与你保持一致!
时光无声,一路芬芳。岁月匆匆,料峭又一年,冬至,在幸福中悄然而至!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感谢四季的芳华,和陪我走过每一天的你。
冬至到,幸福到。
惟愿时光能缓,愿故人不散;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愿你惦念的人能和你道早安,愿你独闯的日子里不觉得孤单,愿你每一天都温暖。
今日冬至,祝你冬至快乐,合家欢乐,健康幸福美满!
文字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