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焕章 2018-02-11 20:27:59
《佛道一如道德经》 第5章
作者: 山顶洞人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解析: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意思是,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爱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刍狗”是祭祀时使用的以草扎制而成的狗,祈祷时用它,用完后随手就把它扔掉了。
这里翻译起来容易,理解起来难。自孔子以来,我们一直提倡“仁”,为什么这里却将“不仁”与天地、圣人相提并论呢?原来,只要到“仁”的层次,就有分别心,而分别心一来,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就没完没了。
天地平等地善待一切众生,不需任何主宰者来命令和安排。不管是美国还是阿富汗,太阳同样的普照大地;不管是以色列还是巴勒斯坦,大地同样的滋养万物;不管是台湾还是大陆,法界也不做区分。总之,天地对任何人事物都没有偏爱、没有私心,这就叫“天地不仁”。
这里把天地和圣人并列,看似不妥,其实,天地和圣人是完全相同的,因为都是“道”。圣人也没有偏爱,没有任何私心,对老百姓平等相待,没有厚薄之分,没有彼此之分,随老百姓自由生息,因为大自然已经做了最好的安排。
作为世俗人,即使不存私心,而且自身非常强大,也改变不了大自然什么事物的。大自然自有其运动规律,日月轮转、四时更替,万物因此生生不息,哪里有我们什么事?
“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意思是,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天地之间是空的,看似什么都没有,但一动起来,风雨雷电都来了,就连台风、地震也来了。台风、地震看似太狠毒,这是站在我们世俗人的角度看的,对天地来说,这只是极小的事,就好比我们感冒了,需要打个喷嚏将感冒细菌赶出去。
天地是“无常”的。没有“无常”,也换不来大地的勃勃生机。说到“无常”,我们总是心有余悸,而天地最正常的就是“无常”。反过来,如果天地没有“无常”,一切只有好、只有顺那就没法想象了。要知道,有生才有灭、有灭才有生,去掉一方,另一方就不可能存在了。所以,“无常”是中性的,当我们了解之后,就不会惧怕“无常”了,而是坦然的笑对“无常”。
现实中,我们一方面感叹人生无常,另一方面却一直努力地想抓住“常”,希望所有美好的东西都永远属于自己,结果可想而知。其实,“无常”只是幻相,“无常”之性本来真常,不管现象界怎么变,我们的自心佛是如如不动的,这样的“常”我们为什么不要呢?我们总想在现象界抓住“常”,就好比想拼命按住自己的影子不动一样,请问我们自己若不动,我们的影子能动吗?
天地的“无常”是对一切事物最中正的安排,而我们总是从自己的小我出发,想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逃避“无常”,从而达到个人理想的结果,于是计划、游说、争辩、号召、表白,结果怎么样呢?可以肯定,最终一定会被“无常”击倒,所以说“多言数穷”。这个“言”不要简单的理解为话语,所有的有为法都是“言”,所以佛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既然如此,那就“不如守中”了。
禅宗讲的是两边不着,中间不立,但这里却说“守中”,是不是矛盾呢?告诉大家一个原则,如果我们发现佛法和道法之间有矛盾,不能统一起来,那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搞通,要找自己的原因,别去怪佛陀或老子。
这里的“中”不是中正、中庸、不偏不倚的意思,而是虚静的意思。在虚静状态下,零、一、万、无数都属于“中”。“中”也就是“空”,也就是“道”。就是要我们回归本源、呆在“道”中,别让心意识瞎溜达,免得造业。这一章我们要是明白了这个“中”,谁把我们当“刍狗”都无所谓了。
若问如何“守”,这可是难题。《心灯录》上说:“开示者,开示他一切皆妄,惟此我(注:此我即自性)为真。悟入者,悟入他一切皆空,惟此我为实。明此我,最要保任。保任,最要观此我在这里,不可放他走作攀缘。不但世间一切法,即诸佛所说诸陀罗尼,如闻得只作清风度耳。惟观此我,则渐渐入于人位,是佛境界,过去诸佛都从此门入。观我久久,则惟有我,而忘却观。再久则忘乎自,而只有在。再久则在亦忘矣,而只历历孤明。”这可是实修功夫,若一时把握不了,只能慢慢来,机缘成熟时就发现原来如此简单。
特别补充:修行其实很简单,只是我们人为地弄复杂了。比如看这本书,谁要慢慢地看下去,自然就能消去很多业力,哪怕很多地方不懂也没关系,因为只要心里不起对抗,就会自动存入阿赖耶识里面。很多人为了消业,花钱花时间去做义工、放生等,结果得不偿失。然而,现在最好的消业、积福报的方法就摆在眼前,却不会有多少人接受,这就是业力啊!我因为体验了消业的全过程,才深深地感到业障的可怕!大家平时也喜欢说“业力”,却不知道说消业、想消业依然是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