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 经营班子:选圣人还是选“胜任”?(https://mp.weixin.qq.com/s/abJGY7X4j82-_PWglpl3ng)选拔的话题摘录整理——中国古代的人才测评
中国古代对人才测评也有很多丰富的实践和深刻的理论,主要用于官吏选拔。
历史发展进程:
关于宋以前历代选官方式: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苏轼-《论养士》)。
夏商周以前,主要是靠治学当官,学而优则仕。
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凭个人学识当过鲁国的大司寇,相当于司法部部长。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很多人都通过做学问当了官,如子贡,当了鲁国、卫国两国之相,比孔子当的官还大。
战国时期,苏秦提出合纵抗秦的对策,以纵横家的身份佩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相印,估计是空前绝后了,靠的也是个人的学问。
战国后期到秦国,门客也是当官的重要渠道。“战国四公子”(亦称“战国四君子”),即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均以养“士”著称。这四人除春申君以外,其余三人皆是君王后代,他们的很多门客都被推荐到朝廷为官。
魏晋时期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魏文帝时期,吏部尚书陈群提出,由各级中正官每年对官员进行考评,考评结果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等九类,和现在的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差不多。但实施一段时期以后,就变味了:有关系有背景的,评得就好;没关系没背景的,评得就差。西晋刘毅把这种现象总结为“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九品中正的官吏考核制度就慢慢淡出了。
隋炀帝时期,开始正式实行科举制,科举制度是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官吏选拔制度,科举的最大贡献是使出身寒门之人有了直接系入仕的机会,举人一般授九品官,进士一般授七品官,经过官宦生涯的积累,逐步成就个人。直至清朝光绪帝时废除。
科举分为童试(府、县郡组织,考中称秀才)、乡试(省组织,考中称举人)、会试(礼部组织,考中称贡士)、殿试(皇上亲试或委托重臣主试,考中为进士)。
殿试成绩分为一甲(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三甲(同进士出身),人所共知的状元、榜眼、探花就是指殿试的前三名。还有连中三元之说,是指乡试、会试、殿试均为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
在典籍中,有与目前的人才测评技术更为接近的论述与做法,比如《庄子·列御寇》中: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侧,杂之以处而观其色,九征至,不肖人得矣。
1、有品质方面的描述——忠、信、仁、节、敬、色、侧;
2、有智慧才干方面的描述——能、知,更有对这些能力素质点的具体考察方法;
以上,这些官员选拔制度,实际上也是人才测评,它有严格的理论内核和规范的组织流程,但与现代人才测评相比,还是显得宏观了一点。举例九种表现一一得到证验,人才也就自然选拔出来了。
1、考察一个人是否忠诚,就让他远离自己任职,山高皇帝远,人品不好,容易失控;
2、考察一个人是否谨慎,就把他放在身边,因为人长时间是无法伪装的,时间长了,就可以看出其品质;
3、考察一个人是否有能力,就让他处理纷乱复杂的事务,因为事情简单只能看出他是否认真、是否有责任心,却看不出其真实能力;
4、考察一个人是否有智慧,可以突然向他提问,看他知识积累是否丰富,能否快速反应;
5、考察一个人是否守信用,就急着与他相约,看他是否能够按时到达;
6、考察一个人是否清廉,就让他管理财务,看他能否洁身自好;
7、考察一个人是否有节操,就让他面临危难、危机;
8、考察一个的仪态和是否守规矩,就让他喝醉酒;
9、考察一个是否好色,就把他安排在男女杂处的地方。
小结:记得之前在听樊登读书的时候了解到东方知识的传播和西方知识的传播有很大不同,一般西方知识的传播会提供思考的逻辑、操作的步骤,东方更多在于感觉层面,举个做料理的例子,“少有、少盐、”,少的量是多少,并没有表述;但是在西方做料理的时候,更多会叙述成“多少汤匙?多少毫升”;管理学等的传播也是一样,包括人才测评量表大多起源于西方,也是数据、量化、更为明确,而中国古代的人才测评,更多依靠于做出评定的人的判断,培养出这样一个“人”还是需要时间和天赋的。
I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