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带班 | 没有耐心的周末
通常情况下,学校会在周五放假时,发不少的书面材料:告家长一封信、给家长的协议书之类。
加上假期各科的作业,学校的各种安全提醒,到最后一节下课前十分钟开始布置,到下课也说不完。
而每每这个时候,学生也是归心似箭,匆忙间,总有学生不能静心听完要求,急于收拾行李,想及早教室,回到家里。(拿起手机,倒在沙发里……)
偏偏本学期,学校又把语文课的周清任务放在周五下午的最后一节课。
前半个小时,学生匆忙地做完卷子,等着老师打开投屏,同桌互批,对了答案,收卷走人。
而面对一堆的杂七杂八的事务,我通常的做法是,在最后一节上课前,把要布置、提醒给学生的事务,以清单的形式,写在一个小笔记本上,以免临时落下什么。
这不,今天又是一堆杂事——
- 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家长评定。(告诫学生,客观公正,不得涂改)
- 语文假期作业:1.……2.……3……
- 提醒学生完成安全公告
- 开学检查发型,提醒学生假期理发
- 学校加强学生证管理,如有损坏,下周到政教处补办
- 端午节致家长的一封信
- 提醒学生完成语文综合活动:到街头拍招牌广告
我拿着本子来到教室。
本子下压着一叠试卷、一叠《给家长的一封信》、本节语文周清试卷,还有我给学生印刷的《周末家庭自主学习反馈表》。
“这节课,我们先周清语文,主要内容是……,时间二十五分钟!”
说着,我打开手机,在闹钟里,定时二十五分钟。
发试卷,自习测验。
我拿出平板电脑,写今天的工作日志。
我通常会利用学生自习的时间,用平板电脑写点东西。
毕竟,要办公室人多,无法静心思考,反而是教室里,可以排队干扰,写点自己的想法。
“滴滴滴——”
倒计时时间到。
我打开投屏,出示答案,学生同桌互换,相互批阅,按照答案提示,一题一题对改。
到全部批改完毕,下课铃声响了。
一切都很顺利。
“好,时间也不早了。我们开始布置本周的事情。”
我关了投屏,慢悠悠地说道。
我故意平静地说话,以压抑下学生浮躁的气氛。
“来,我们发材料。”
我把要下发的材料,从讲台下面,拿到台上面来。
“怎么这么多?卧槽!”
有人发出一句不雅地感慨。
寻着声音的方向,望过去,讲台北侧的怡迅速低下头,用手捂住了自己的嘴巴。
一看是怡,我立即怒火中烧。
平时上课时,他也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时常发出不文明的感慨。
我放下材料,冲到他跟前:“把手拿起来!”
我命令道。
停滞了三秒,他放下了手。
我伸手,在他的嘴巴上拍了一下。
“怎么就不能说点文明的话!”我很生气,况且还没听老师解释这些材料的内容。
“这些材料是不少,只有一张语文试卷,其他都是别人,看一下,签个名字就行了。你cao什么?cao你妈妈去!”
我说话也不客气起来。
对待不文明的行为,我时常没有耐心教育,反而做出同样的言行,以便让对方感受到这些言行的不适。
怡低下了头,其他同学也一声不吭地看着。
学生也感到了气氛的尴尬和严峻。
等我平静下来,把手中的材料一一发完,解释完毕,已下课十几分钟了。
学生整队离校。
我跟队护送学生出校园。
等我再回到教室时,见怡还坐在原地,一脸泪痕。
“怎么心里不舒服?是不是老师也骂了脏话,也骂了你家长?”
我把问题摆出来问。
一旁站着的恒说:“老师,不是的。怡说,从小到大他爸妈都没有打过他的脸,今天,你……”
“哦?我打的不是脸,明明只是嘴巴嘛。”我解释道,“如果你还觉得委屈,就再等等,等情绪平静了,再走。反正你家就在学校对面,先走的同学,可能还没人先到家。”
因为没有完成作业,被留下来几名学生,还在教室里被作业。
我催促他们抓紧写完,实在不行,就先回家,完成后,让家长检查一下,拍张照片发过来吧。
对待这样的学生,老师还能用怎样的办法呢?
他们走了。
我一转眼,怡已收拾好行李,往肩上一甩,也走出了教室。
我没有喊他。
如果再狠狠地批评他一顿,告诉他语言文明,注意场合……他会更委屈的。
我想,他更多的是当众被老师打。
我也有些自责。
往往在这样的时候,会控制不住内心的情绪,跟着学生的行为,顺势就批评、敲打起来。
学生不能自主控制,我失去也耐心不足。
但愿,只是一次小意外,不要在学生心头留下什么阴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