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知道接纳很重要,那么接纳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
首先,接纳不是忍受。
这里所说的接纳,是孩子在对环境做出回应之前没有预设。也就是说,我们将不去评价孩子在不同情境下出现的行为。这样做的,孩子会感到安全。尤其在新的环境中,孩子第一次尝试做出反应时,自己并不能确定这样的行为是否合乎他人的准则。如果这个时候家长可以不指责孩子,那么孩子就会有一些时间去看到自己的行为所引发的后续波动。
其次,接纳不是不管。
接纳意味着,我们试图从孩子的视角去理解孩子做出某些行为时的原因。我们会从孩子的需求上去对孩子的行为做出回应,而不是我们自己对事件的看法。
如果孩子的尝试有利于自身发展,我们会鼓励他。
如果孩子的尝试显得有害,我们也能立即制止,并与之分析原因。
这样做的好处是,我们会放下自己的执着,真正帮助孩子获得自信。因为无论是好是坏,我们都从最大的范围里,接受一个孩子可能会出现的情形。孩子不会感到自己被标签化,能更好的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