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关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解读及课例。
该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
该学习任务群的价值定位有二个:一是围绕不同的主题阅读多样的文学作品,从语言、形象等视角鉴赏、评价文本,持续积累审美体验,提升审美能力,提高审美品位;二是创造性地开展文学作品创作、交流、研讨等读写活动,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生活的个性化思考。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利用教材中的文学作品,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总结出阅读方法与策略,运用到课外阅读中,整本书阅读中。然后,要与每天的课外阅读、整本书阅读关联起来,我们既要在大量阅读实践中感知、总结阅读方法,也要在大量阅读实践中运用巩固学到的方法,形成技能,并逐渐成为习惯,习得一辈子需要的学习力。最后,还要表达。读是输入,写是输出。写是思考的外化。我们教师要总结阅读材料中的写法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仿写、创造,实现能力迁移。
书中这三个课例从不同的内容与形式实现了这些理念。
二年级的《赏儿歌,写儿歌》教学设计,首先创设了整体情境任务:为幼儿园小朋友录制有声书。然后通过评价单、学习支架来让学生读好这一组儿歌。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感受儿歌的美好。最后引领学生发现儿歌中的特点,比如《场景歌》中的数量词等,再进行仿写创作。至此,实现了儿歌的品读到创意表达的过程。
这个设计最大特点是把二年级的教材进行重组,为实现这个任务群的学习目标而用好教材。第二个是创设了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任务,为幼儿园小朋友录制有声书。让学生的学习有目标,有激情。第三是用好了评价标准、学习支架,帮助学生有效、深入地学习,体现了教师的指导作用。
第二个课例是三年级的《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先让学生阅读整本书《安徒生童话》等,通过制定阅读计划、制作奇妙的童话主人公、童话中的奇妙片段卡等,梳理阅读内容。接着开展整本书阅读分享会,聚焦课文中那四篇文章,感受故事的奇妙,并抓住奇妙,来讲故事。最后童话再读,探究童话中的“反复”,并引导学生创编童话故事。
这个课例就很好地打通了单篇与整本书阅读的通道,打通了由读到写的通道,联结其中的是感受童话的奇妙,实现童话奇妙的“反复”写法。教师的支架是一个个实践活动,如制作各种卡片,读故事、讲故事、写故事,还有就是评价标准。这样不断引领学生感受童话的趣味,发现童话的秘密,最后到创作童话的倾吐,一气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