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焦艳丰《语文课程标准》p26--28
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的品位,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
学习内容
第一学段(1--2年级)
1.阅读并学习讲述革命领袖,革命英雄,爱国志士的童年故事,表达敬仰之情向他们学习。
2.诵读表现自然之美的短小诗文,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与变化。
3.感受多彩生活,初步体验文学阅读的乐趣。
第二学段(3--4年级)
1.悦读并讲述革命,爱国,历史人物故事,感受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革命仁人志士的崇敬之情。
2.阅读描绘大自然表现人类美好情感的作品,尝试用文学语言表达自己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3.阅读富有想象力和表现力的儿童文学作品,欣赏富有童趣的语言与形象,感受童心,尝试用口头或图文结合的方式创编儿童诗和故事,发展想象力。
第三学段(5--6年级)
1.阅读欣赏革命先烈文学作品,感受他们的精神世界和人格魅力,认识生命的价值,运用讲评,评析的方式交流自己的情感体验。
2.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诗歌散文,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用口头或书面的方式,表达对自然的观察与体验,抒发自己的情感。
3.阅读表现人与社会的优秀文学作品,复述印象深刻的故事情节,积累多样的情感体验,学习联想和想象尝试富有创意的表达。
4.阅读反应少年成长的故事,小说,传记等,交流自己获得的启示,能够学习运用细节描写等文学表现手法,描述自己成长中的故事。
第四学段(7--9年级)
1.阅读反映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优秀文学作品,运用多种方式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2.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优秀文学作品,借鉴写作手法,能够抒发自己的情感
3.阅读表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优秀作品,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尝试写诗歌,小小说等。
教学提示
1.可以根据各学段的学习要求围绕多样的学习主题创设阅读情境。
2.注意整合听说读写,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朗读,默读,诵读,复述,评述等方式学习作品。
3.评价应围绕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性表现进行。
在主题情境的开展当中,要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之美,能够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鼓励学生运用多样的形式呈现作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引导学生成为主动的阅读者,积极的分享者和有创意的表达者。在评价学生的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时,要关注研讨交流以及创意的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