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

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变好,但要搞清楚更好的标准来自于哪里?

是自发的还是外在的设定。

比如,我们看到同龄人已经升职加薪了,而自己却资质平平,便想是时候该努力了。至于努力达成什么样的目标,要做什么,不清楚。

于是,开始遵照内心的想法做事:比如,买了好多书,做计划,学习,刚开始还兴致勃勃,没到几天,因为一些事给耽搁了,就会觉得是自己不努力而沮丧。

事实上,这属于典型的“我应该努力的”的应该思维。

既然别人都很努力,那我也要努力。

但这并不是自发的行动,而是虚幻的满足。通过摆出努力的姿势,来满足心里“应该要努力”的想法。

可能,你会问了,那什么才算自发的行动呢?

有想要实现的目标,把注意力放到做事上,哪怕因为事情给耽搁了,也不会焦虑,因为他们知道这是长期要做的事情,又何必懊恼一两次没做呢?对吧。

话说回来,为什么会陷入应该化思维呢?

因为,我们不断在靠外寻求被别人喜爱的“自我标准”,妄图创造一个理想的自我,并且努力维持幻想中的形象。

这样一来,就被这些应该的规则支配了,丢失了自己,继而在不断地寻找自己。

所以,还是要回归自己。反复问问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直到找到答案为止。而不是按照别人期待的样子,去模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