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批评虽然很尖锐当时很难接受,但是现在时间久了反过来会对批评者怀着感恩的心?而有些批评,你是一辈子不愿意去回想和面对的呢?
好有,就是表扬的方法,我们经常表扬一个孩子很“聪明”“很棒”,这种表扬是不是对了呢?
我们先来看一则故事。 这是作家毕淑敏分享过的一个真实故事。
有一位女学者受邀到北欧一个教授家中做客。见到教授5岁的女儿满头金发,非常美丽,就由衷地夸奖道:“你长得好漂亮,好可爱啊!”
哪知道教授听到后,没有像我们平常我们觉得正常的反应那样“很高兴,然后客套一番”。而是非常“反常”地黑了脸。
然后,她等女儿离开后,严肃地对女学者说:“你知道吗,你刚才的夸奖会害了我女儿!”
女学者很纳闷,有这么严重吗?这么普通平常的夸奖怎么就会“伤害”到孩子呢?
教授解释道:“你因为她的漂亮而夸奖她,但是漂亮不是她的功劳,这取决于父母的遗传基因,与她个人没有什么关系。孩子很小,不会分辨,你这样她会认为这是她的本领。而一旦她认为天生的美丽是值得骄傲的资本,就会看不起长相平平甚至丑陋的孩子,这就进入了误区。”
这位女学者被教授的教育理念深深震撼了,她连连道歉!这时,教授说:“你还有机会弥补。一会儿离开时,你可以夸奖她的微笑和礼貌,这是她自己努力的结果。”
是不是特别震撼?我们平常在家经常把“宝贝你最棒”“你真聪明”挂在嘴边,殊不知,这样可能会害惨自家孩子。
因为你家迈出家门后,小伙伴和老师不会像父母爷爷奶奶那样拼命地夸奖他,他的心理落差会非常大,会非常失落,对有些他自己不擅长的或者新鲜的东西产生抗拒心理,因为他怕“不棒”怕“不聪明”。
所以,我们夸奖孩子应该就像上面故事中北欧的教授说的:赞美孩子的时候,应该多赞美他的努力和成就,就是说要夸奖他的具体行为。
比如,我们可以这样说:宝贝,你拼图的时候全神贯注,真有耐心……赞美他的一件行为,再上升到他的特质,这样的赞美更容易深入人心,更能产生积极的激励作用。
同样的,在社会交往和职场中,我们也要由事到人,先找到对方做的一件事或者一个行为,进而推断他的一个特质,这样的赞美更让人温暖,更让人容易接受,不会让人觉得你是客套和虚假。比如“这个方案你从正反面进行了梳理,考虑周祥”就远比“方案做得十分好”来得真实和温暖,真正体现你的表扬是“言之有物”
的。
反过来,批评别人的话,我们要从人到事。比如 孩子考试没考好,我们批评孩子:“你这次考试又不及格,真是一个笨蛋。”
这样“从事到人”的批评会摧毁一个人,孩子会真的就认定自己是个笨蛋。
如何反过来呢?
我们可以这样说:“妈妈觉得你一直都是个聪明努力的孩子。”先肯定孩子“人”的特质,然后说:“可是这次考试为什么考砸了呢?是不是新的知识点没有掌握?还是粗心大意了?”
这样就事论事,无论你的态度多么严厉,孩子都会觉得你是为他好,并且他有自信,自己只是一次没做好,下次可以做得更好。
同样,在工作中,出现不足或者失误时,我特别特别烦别人这么批评人:怎么这么不聪明,不会怎样怎样(巴拉巴拉一大堆)……
当时心里的腹诽是:“就你聪明就你厉害,那你来做好了……”
如何让别人心甘情愿地接受批评呢?“从人到事”的技巧会很有效。其实,也就是先从心里尊重和认可人,而不是因为人家一时的错误而给他贴上“不行”的标签。
一件事情,可能你有自己的角度,拥有别人没有的资源,自然考虑的高度和维度会和下属不同。如果一味指责别人为啥“想不到”“不够聪明”,只能让人更“懈怠”和更“无能为力”。
假如你能开放或者分享自己的资源,然后再从更高的纬度去分析和解释,不去针对个人的特质,相信下属会很容易接受你的批评和建议,甚至会觉得你在帮助他成长,从而对你的批评不会“记恨”反而容易“感恩”!
总结一下,表扬:从事到人,从行为看特质!批评:从人到事,先肯定特质,再矫正行为。
这是一个言语的技巧,但其实更是一个“眼中有人”的尊重模式。我们经常拿“对事不对人”作为理所当然批评人的一种心理准备,其实,正如《奇葩说》主持人马东所说:“人在事先,是人的本能。事在人先,是人的本事!当我们去讨论人和事的时候,这一点就是人在事中。”
我们常说的事在人为,很多时候其实人和事都是无法分开的。人与人之间产生接触才会发生事,尊重人是做事的根本所在。所以,厘清了人和事的先后关系,并将此内化于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就会逐渐变成“温润如玉”让人“如沐春风”的发光体。
一个人永远给不到别人自己没有的东西,内心空乏的父母很难养出内心丰盈的孩子。同样,一个眼里只有自己的“精致利己”主义者,留给别人的永远可能是“不可亲近”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