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当地农村酒席,也是最接地气的传统文化之一,其中主菜有四道,被称为四大件,小菜数道不一定,其次是上菜流程,都颇有讲究,农村里儿娶女嫁是头等的大事,办公事,想想挺有意思,真的需要好好挖掘记录一下,不然我们70、80后都忘了,还怎么和00后交代,又何谈传承。
现在人们儿娶女嫁办公事都简化了,提前定去个饭店,到那天亲朋好友全家到,随便坐,随便吃,呼呼隆隆一阵子就完成了。
记得小时候在青驼老家村里吃过的喜宴大席,最传统的大席,特别是结婚娶媳妇当天的主宾大客席,菜肴和上菜的程序都是有讲究的。
一般是先上茶果盘,一大盘桃酥羊角蜜点心,桌上上四个果脯甜菜小盘压桌,饭前先垫垫底;开始上主菜大件的时候,第一道菜,先上鸡肉,接着撤茶果盘,一个顶下来一个盘,同时跟上两个小盘凉菜,一个主菜大件跟两个凉菜,一般凉菜盘不用撤回,压桌上随意吃;第二道菜上大鲤鱼时,把鸡肉盘撤下来;然后第三道菜上五花大肉块,撤鱼盘;第四道菜上鸡蛋卷,我们当地最正宗的鸡蛋掉皮卷肉馅,也叫卷煎,这就是主菜四大件分别代表着鸡鱼肉蛋,上完了,还带着小凉菜,荤素搭配,一轮下来客人也吃个差不多了,酒已过三巡。
这个时候最具传统的腰饭登场了,所谓腰饭也是因为是在宴席中间上的意思,提前包好很小个的饺子,要各种样式形状不同,本来办公事,一家一户帮厨的人多,包饺子的人手法各异,包出来的饺子还就要求形状各异的,也叫挠头包子饺子,按人头一人一小碗,其实就几个,吃完了,等于是酒席上半场酒喝了,菜吃了,饭也吃了。
主家迎客带领娘家亲戚大客在婆家房子周边附近转转,看看新房子位置等等,其实就是看看家里村里的情况,周边环境。回来后,原来的桌子上碗盘早已撤干净,重新上茶,餐具,重新上菜,鸡鱼肉蛋还上,但是改碗或者小盘,不撤了,然后是炒菜登场,青菜等等,十六道,十八道,二十多道也不一定,看主家经济实力和做事大方与否,最后上清汤丸子,又是满满一桌菜,总之是娘家人主宾大客必须吃好喝好,大客不说上饭,那锅里蒸着的大馒头是不能上的。
当然,由于当大客的人身份重要,都是娘家至亲,备受尊敬,说话办事也得是把握时机火候的,不能说错话,办差事,以免惹出笑话来,酒喝好,饭吃饱,娘家的嘱咐话要带到,回门的日子要商榷,正事可耽误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