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入一篇
这篇名叫 山海乱志 叔侄深夜谈鬼怪
李寻欢听到门响,转头对小云微微一笑。
“李叔叔,该吃药了。”小云柔声道。
“不急,我正写到一半。”李寻欢眼底含笑。
小云放下药碗,边凑头过去看边问,“叔叔现在写得哪部分?”
“兵法章。”
龙小云看到纸上写着,“兵者,器也;器者,凶也。凶则易乱,乱则易败。是以,兵家以法为要,法易度之,助之辅之,方为用也。昔日陈州土役,兵少器弱,以法致胜。再有河桥一战,法不当则兵乱,乱而溃之,无可逆也。……”
小云道,“这好像是纸上谈兵。”挠挠头又道,“而且,所说内容太多,并没有说清楚啊。”
李寻欢赞许地点点头,“这的确是纸上谈兵,必须有实践经验才行。一个身经百战的将军比一个熟读兵书的书生更有价值。但你若想要超越这个身经百战的将军,就非它不可了。”
李寻欢接着道,“至于内容,它的确包涵太多,要多加体会。”
“那,李叔叔,这里面陈州,河桥二役,都用了法,却结果各异,是否用法不当?如何恰当用法?”
李寻欢抬起眼睛,“这是个很广的话题。我预备用下面的篇章来讲述这个问题。”
顿了下,他说,“天之道,仁为先。法亦然也。”
“可是,李叔叔,天道最是变幻无常。我们自己的命运亦被偶然所左右,连最近的祸福都无法预测,又如何去遵循天道呢?”
李寻欢张嘴正想说什么,龙小云又撒娇道,
“这么深奥的道理,今儿也是乏了。李叔叔,不如将你知道的故事中,拣个好玩的说来听听。”
李寻欢笑道,“故事倒有很多,你想听哪种?”
“就找那些最怪异的故事来说一个。”
(小云,你这个恶趣味的孩子。)
“好,”李寻欢便敛了笑,目光看向半空,好象看向遥远的时代。
“相传东周时代有两位名士。他们自小一起读书,一起长大,感情深厚。其中一人叫诀,以兵法布阵出名,创下太诀阵,无人能破。另一人名唤野,爱抚琴奏乐,曲曲精妙。凡所奏之曲,必先让诀欣赏。诀喜欢了,他便欣然成曲。反之,则撕毁曲作,使其作失传,世人皆叹可惜。谁料,后来两人辅佐不同的封王,各为其主,反目成仇。”
龙小云托腮认真地听着,眼睛一眨不眨。
“那野在王面前夸下海口,说太诀阵虽然百战百胜,无人能破,自己必能破之。王派他五千精兵,前去破阵。”
“野到达阵前,也未布署便杀进阵去。阵中精兵伤亡不断。野立于一阵眼上,笑叹,“蠢材蠢材,尔等站在断门,未门之前,岂有不死之理?”亲兵便问野所处何门,野答死门。
亲兵脸色大变。野仰天大笑,说自己既已失挚友,生死有何不同,转身便向死门冲去。”
龙小云叹道,“重情重义,真名士也。”
李寻欢看他一眼,“此时阵中哀嚎不停,五千精兵竟已几乎全军覆灭。”
龙小云倒吸一口冷气,“难道这就是情义的代价?”
李寻欢也不回答,径自说道,“谁知那死门未设任何机关,野轻易地冲出死门,来到阵外。迎面走来一人,却是诀。
野一言不发,抽出钢刀砍下。诀应声倒下,血流如注。
野傲然道,“吾知尔必在死门等我。”诀笑道,“不错,你若自死门而出,我必放你生路。”诀又道,“吾命不久已。
尔可否再奏一曲,伴我黄泉?”野手腕一翻,射出几道铁线,带钩的端刺入诀的体内。诀身体一阵痉挛,仍含笑凝望着野。野将这几条铁线另一端钩在自己身上,就着紧绷的弦线弹唱起来。“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铁弦之声,凄厉伤绝。阵外,诀的士兵当场便有人耳鼻出血。诀躺在地上,轻柔地和道,“来者如汝,不舍魂梦……”
诀向野伸出手去,干枯的手指两指前伸,三指微弯。气绝而亡。野只顾在铁弦上弹拔,血迹斑斑。直到弹奏的手指生生被弦线割去,倒地死去。”
龙小云咋舌道,“这两人究竟谁负了谁?”
李寻欢摇头道,“野的琴声刺利之极,那太诀阵竟然崩裂炸毁。自此,太诀阵便失传。世人却从未间断探询它的秘密。千百年间不断有好兵者欲重建此阵,破解它。”
龙小云两眼放光道,“如何?”
李寻欢叹息一声,“所有的人都惨遭厄运,现场都留有一个恐怖的手印。干枯的手指,两指前伸,三指微弯。”
“诀临死前伸出的手形?”龙小云问道。
“是的。还有人听过隐隐约约的古曲声,凄厉惨绝。相传,这是诀和野在古阵中借尸还魂,保护古阵。”
一阵冷风吹过,龙小云浑身一哆嗦。咯吱一声,一扇窗户忽然打开。窗上覆着一只苍白的手,两指前伸,三指微弯。
“啊,”龙小云惊得几乎跳起来。
李园的书房。夜,静谧而美好。
当窗户轻轻被推开,那苍白的手覆在窗棂上时,叔侄俩都抬起了头。
龙小云刚听完鬼故事,惊魂未定。这下更是被吓得不轻。
李寻欢却笑了起来。
这只手他再熟悉不过了,熟悉的好象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那苍白纤细的手指,柔若无骨的感觉出现在他的每一个梦中。
它的主人甚至更加柔情似水,弱不禁风。
“诗音,”他轻轻喊,充满着爱意。
诗音绝美的面孔出现在窗边。她眉目含笑,眼带柔情。
“你们叔侄俩想必是修炼成仙了,这快下半夜了,兴致还是如此高。”诗音抿嘴轻笑,打趣道。说着转向房门来。
她的身姿比雪花更加轻盈,她的气质比雪花更加纯洁。
当她出现在房门时,就像是月光下翩翩而来的精灵。
清影悠悠,皎皎如水,不似在人间。
“娘,”小云迎上去,“李叔叔在给我讲鬼故事呢,超好听的。”
“诗音,都是我。夜来不易入眠,便拉着小云陪着我了。”
诗音嗔怪地瞥一眼李寻欢,“什么说不得,偏拣这种怪力乱神的。赶明儿,真来了,看你叔侄怎样应对。”
李寻欢一脸歉意,正要回答,林诗音却抬起袖子,捂了嘴,笑道,“你们这就叫,秉烛夜话千古事,不问苍生问鬼神。”
“娘,”小云撒娇,“你没恼我们呀。”
“傻孩子,”摸摸小云的头,“我高兴还来不及,又如何会恼呢。”
诗音说着,低下头,眼中晶莹闪烁,不知是欢喜还是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