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与生成是语文教师备课与上课经常面临的问题。语文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需要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与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
在这次集体备课中,大家以散文《春》的教学为例,探讨语文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主备人为肖炳生老师。
这篇散文是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是初中语文的开篇之作。《春》是写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朱自清以清新优美的语言引导人们去欣赏大地回春的动人景象,并感受春天所带来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希望。《春》不但在选材上、谋篇上紧紧扣住了春天的特征,而且在语言多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春》作为开篇是有道理的,由这一课开始,继而学习后几篇课文来加深理解人们热爱自然的感情,并在诵读中体会、学习观察自然的方法,学会用形象的语言描写景物。
一、备课时充分预设。
首先,教师需深入钻研这篇散文,读出《春》里的本意与深意,把握《春》教学的重难点;其次,教师需广泛收集资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关于《春》的方方面面都有充足的把握,比如写作背景,相关文章等等;最后,教师需了解和分析七年级学生的学情,根据各班的知识经验背景、思维特点、兴趣等,结合教材,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课。
1.注重诵读。
七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阅读能力弱,但仍较多地沿袭了小学保留下来的喜爱诵读的习惯。这是一个突破口,本课的教学可以从加强诵读开始。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抒情散文,但具体地学习全篇都是写景的抒情散文还是第一次。因此要引导学生学习《春》语言口语化,平易好懂,节奏明快,形象生动,极富表现力。比如利用教师范读,学生自读,齐读等方式,教师在学生朗读时注意提出“带着感情、有节奏地朗读”的建议。学生在不断的“读”中加深“美”的体验,当学生能够读出《春》的轻快自然时,接下来的文本教学将事半功倍。
2.注重景物描写的角度与手法。
学生朗读后,可以让他们说说喜欢的或认为好的段落,并说明原因。比如将每一段做成表格,分小组讨论。聚焦文章的景物描写,讨论描写了何景物,从何角度描写的;分析文章的句式特点,短句和整句,作者是如何结合的。这里可以运用到学生写作中,《春》的句式和景物描写方法是最好的写作模板。
二、课堂上关注生成。
生成是教师在课堂上的随机应变,是教育智慧的发挥。它带给我们一种开放灵活的氛围。学生是发展的人,思维跳跃,他们大多时候不会按着教师事先准备的教案进行下去,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因此,教师要确立生成的意识,要深入思考课堂教学的大方向、大环节和关键性内容,把握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和目标指向,为学生的自主活动提供必要的时间。对于每个班的学生学情,教师都要有一个充分把握,当遇到课堂上的“意料之外”,才不会措手不及。
比如《春》的朗读。在课堂上,即使读个两三遍,对于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他们还是体会不到文章语言的特点。当朗读效果不理想时,后面的景物描写手法教学会比较难进行。这时,教师需要调整策略,可以制作小组朗读方案,在方案中呈现批注,理解语句。通过组内带动,讨论语句的优美之处,让学生在理解之后再次朗读,共情力提高,也就能感受到文章语言的特色了。
再如《春》的景物描写手法。文章运用拟人、比喻、反复、排比等的修辞手法,学生在文中很容易找出来,但是如果教师要求模仿句子写出一个新句子,学生就会感到困难。因为这些句子是作者的语言,学生对于如何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仍旧找不到思绪。教师面对此种情况,要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的头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景物,先用自己的方法描写出来;接着教师试着引导学生在句子中加上以上描写手法,用修改、润色的方法慢慢完善学生写景的句子。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语文课堂的预设与生成,要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服从于学生的发展和有效的教学。语文教师需要备课时做好充分的预设,以便应对后面课堂上的一切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