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光”这列高速列车驶入到当今社会的时候,还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地加大与深入以后,对于现如今各式各样的化妆品和各式各样的护肤用品来说,真的可以说是琳琅满目数也数不清楚的,各式各样的化妆品和各式各样的护肤用品牌子,也是属于多如牛毛的。譬如说就有如下的品牌:“兰蔻”“迪奥”“倩碧”“资生堂”“香奈儿”“美宝莲”“玉兰油”“海蓝之谜”“雅诗兰黛”等等。
我是这样来理解、认识并去认为的,现如今,也正是因为化妆品品牌来得比较众多的缘故,还因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有许许多多的人士全都是酷爱美与穿着打扮的,在有些时候,还是很容易让人去挑花自己的眼睛的,不知道该选择怎样的化妆品来得好与合适。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若是时光再倒转到三四十年以前,倒转到20世纪的80年代左右,可不是这个样子哦,尽管在那个时候,国家虽然已经是逐步地开始在搞改革开放,但是步伐远不如现在这么快、这么深,各式各样的商品远不如现在来的琳琅满目哩,有关于各式各样的化妆品和护肤用品也同样是如此的,简直是历历可数。
就在那个时候,还在我所在的城市上海市,最高级的护肤用品恐怕还是要数“雪花膏”。那么,何谓“雪花膏”呢?!它是一种以硬脂酸为主要成分的膏霜,由于涂抹在皮肤上时,不但会像雪花的形状一样融入皮肤当中,而且还会消失掉,所以就叫做“雪花膏”。
“雪花膏”涂抹在皮肤上面时,在皮肤的表面上会形成一层薄膜,让皮肤与外界干燥隔离,从而能节制表皮被水分蒸发,保护皮肤不致干燥、开裂或粗糙,像这类护肤用品,它最适合在冬天去使用。
像“雪花膏”这种护肤用品,其发明地和产地都是上海的,依据历史资料显示,自从发明生产雪花膏以后,是由上海“大陆药房”总经销。在当时已经有广告方面的宣传,在广告纸的上面,还印着当时的大红明星白杨女士,在胸前有一束鲜花,并配之以甜美的笑容,她的这种举动与扮相,让那些爱美、爱穿着打扮的女性心向往之,不单单是如此,还配有广告词,曰:“最为爱美仕女之妆台良伴!”
我在上段文字当中所提及的“大陆药房”,它在1912年的时候,是由范和甫在上海滩闸北区南山路99号创设的。据说还有另外的一种说法哦,依据历史传说来说吧,就是说它的具体地点则是在老上海三马路河南路口创设的,这条马路就是现在的汉口路河南中路路口,在它的创办之初主营西药、医疗器械和进口化妆品,后来才建立车间、办公楼和仓库,并且还直接从事国货化妆品--雪花膏的生产。
我还想说的话语就是--我上面所说的“雪花膏”,其品牌的名字就是叫作“雅霜”,不但有历史方面的记录,而且还有保留下来的各种老照片为证据哩。它最早就是在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即在中华民国时期的时候,在上海滩这座城市的街头上面,到处都能看见这样的一类广告,因此说它的历史就是属于非常悠久的。“雅霜”这个品牌也是存在着这样的一种说法哦,它自诞生之初以来,一直走到20世纪的90年代初中期之前,完全就能跻身到奢侈品品牌的行列当中去,在那时,对于极其普通的老百姓来讲,还不一定能使用得起哦!国货“雅霜”这个品牌的化妆品,还被赞誉为“祖母级”的化妆品。
在那个时候,我的小阿姨倪金凤相对而言经济条件来得稍稍好一点,加之在所有的兄弟姊妹当中,她不但是长得最最漂亮的,而且其本人也是最爱穿着打扮的,化妆品只去使用“雅霜”的,一个月要被她用掉好几瓶,她曾经也是赠送给我的家母倪榴珍有好几瓶,说这个牌子的化妆品是不错的,好东西要分享,不妨大家一起来使用。
而且一直以来,雅霜雪花膏,它都是绿色的圆盖子、白圆瓶子形状的,在瓶子的前面还贴有绿色的标签,从未有改变,在20世纪30年代时,它的年生产量,就已经达到100多万瓶,在鼎盛时期时,上海本地的消费者也是津津乐道的,有“无雅不成店”的美谈……
我还能够清楚地去记得,虽说在当时,各式各样的化妆品和护肤用品,远不及现在来的琳琅满目丰富多彩,但还是有一些化妆品和护肤用品的,除去我上面所说的“雅霜雪花膏”以外,还有圆铁盒装的“百雀羚”“双妹”牌、“秋蝶”牌、“上海”牌、“红梅”牌和“友谊”牌,而且这些品牌全都是国货品牌、上海牌的日用化妆品。
像“百雀羚”这个品牌的化妆品,也是属于上海本乡本土的一个产品,它创立的时间就是在1931年,它是由顾值民和他的妻子徐贞志经过反反复复地商量以后,成立富贝康化妆品有限公司,还去引进德国一家公司的配方,成功地制造出中国人第一代的护肤用品。它曾经是上海滩名人和著名人士的御用化妆品。譬如说:那时的电影女明星“阮玲玉、周旋和胡蝶”都是使用“百雀羚”这个化妆品,就连当时的“宋氏三姐妹”也同样是去使用这个化妆品的,因而大幅地去提升这个化妆品品牌的知名度,在那个时候,只要是家里稍微有点经济实力的女士们,大家都趋之若鹜地去使用国货化妆品“百雀羚”。
相传,夫妻俩之所以就要去起“百雀羚”这个名字,也是有它的来源与出处的,“百雀”这两个字,则是取自于古代典故“百鸟朝凤”,夫妻俩的寓意就是希望--这个品牌日后能蒸蒸日上,有像百鸟般的热闹景象,而“羚”字是上海方言闲话“灵光”两个字的谐音。
上述所说的还不算什么,当时光列车驶入到2013年3月30日的时候,还作为“国礼”被带到非洲,进一步去提升国际知名度。
像“双妹”牌是当今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化妆品品牌,在1898年由中国第一家化妆品公司广生行创始人马福田先生在香港创建的,直到1903年才入驻到上海滩,它自从来到上海滩上以后,就一直未曾离开过,时间一长久而久之,就成为上海品牌货、上海牌的化妆品。
像“双妹”牌化妆品的灵感,来源于上海方言闲话中的“DIA嗲”和“JIA茄”两种气质的相互融合,还如同双生花一样。“DIA嗲”它的意思是形容上海女性在言谈举止中,带有一股独有的娇俏柔媚,从骨子里面散发出来特有的一股女人味,在其他地方的女性未必会有的,“JIA茄”是专门形容女子独有的一种聪明伶俐与果断干练哦!
像“秋蝶”这个化妆品品牌,它最早则是诞生于我们国家历史上的“中华民国时期”,还是依据历史资料说,像这个品牌的化妆品,在“中华民国时期”的时候,就已经是属于家喻户晓一类的优质品牌,还达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程度,与此同时,在那个时期的里面,也是风靡贵族名媛的专用护肤品牌,是这一类女性的专属化妆品。
之所以会如此,在它的背后还有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感人至深,可能正是因为这段凄美爱情故事的缘故,才备受众多人的喜爱。
据说在民国时期的上海滩上有两个人物,男方叫“许砚秋”,女方叫“程雨蝶”,男方发誓要让女方成为全上海滩上最美丽的女性,话虽说是如此,只因许砚秋是个不折不扣的穷酸小子,程雨蝶是万众瞩目的大小姐,因为彼此间悬殊的缘故,男方未能如愿地娶到女方。许砚秋答应程雨蝶的父亲,会出去讨得一个好前程给他的女儿,请未来的岳父放一百个心,他毅然决然地穿起军装,参加北伐战争。
走过八年时光以后,许砚秋回到上海滩,可以说是衣锦还乡,可此时的程雨蝶已不在人世间。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当许砚秋出走后的第二年,程雨蝶的父亲硬要自己的女儿去嫁给一个富商,成亲那天程雨蝶不但誓死不从,而且还选择为情殉情自杀身亡。等到许砚秋回到上海知道此事的来龙去脉以后,也是悲痛欲绝肝肠寸断,只为能更好地去纪念程雨蝶,便从各自的名字里面,各取一个字出来,就成立一家名叫“秋蝶”品牌的化妆品。
像“秋蝶”这个化妆品品牌,因为历史的种种原因,一度曾消失过一段时间,不过,当时光的列车驶入到2005年时,它又一次回归到大众的视线。从成立的那一刻到现如今,它一直是存有这样的一种说法与宗旨,但凡是那些欢喜使用“秋蝶”牌化妆品的女性同胞们,必定是个极其热爱生活的人,且在她们的骨子里也是十分细腻的。
像“红梅”牌日用化妆品,是“上海红星日用化学品厂”旗下的一款产品,这家厂家多种经营、拥有多款各式各样的产品哩,“红梅”品牌的日用化妆品,主要还是以玻璃瓶装的“头油”为主打哦。
像“友谊”牌是雪花膏,它同样是老牌子、老上海货的日用化妆品哦,现如今是上海家化联合股份公司旗下的一款产品,它的主要特点就是--无激素、无刺激,还控油,它的主要成分有纯甘油、硬脂酸和香料等组合而成的,它的膏体既香且白,能滋润皮肤,抗御风寒刺激,这款化妆品,还虽说四季皆可去使用,在冬天使用最为合适。在当时,每年一到秋冬季节以后,是把它作为护手霜来使用的。
除去我在之前所说的、各种品牌的化妆品以外,假若说,还有一样东西也能算作并划归到化妆品的行列当中的话,在我看来恐怕还是要数“手牌蛤蜊油”!它还拥有各式各样的名称哩,在不同地域里面的人,自然就会有不同的叫法。譬如说:它的名字又被不同地域的国人叫做“嘎啦油”“瓦壳油”“贝壳油”“歪子油”……对于上海人来说吧,最欢喜叫它“蛤蜊油”和“嘎啦油”,它的外壳就是采用“蛤蜊的贝壳”,它就是属于最低档次的化妆用品,几乎家家户户都是使用得起的。有些不知缘由的人,还会误以为,这种化妆品是从蛤蜊里面提炼出来的,其实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实际上它是由矿物油,譬如说:“凡士林”“石蜡”,外加点冰片等原料去调制而成的。
让我印象感到最为深刻的,到底又会是什么呢?!至少时光也要在20世纪的90年代初中期之前,对于普通老百姓或家庭来说吧,几乎是没有好的护肤用品的,“蛤蜊油”就是属于大众化妆用品。每每至秋冬季节的里面,只为防止手脚开裂、双手、双耳和脸上生冻疮,会经常使用“蛤蜊油”,它能有效地防止开裂生冻疮,还护肤。
那么,还有没有比最低档次的“手牌蛤蜊油”化妆品,还要差劲的、所谓的“化妆品”呢?!实话实说,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里还是有的,那就是各种医用品牌的“开塞露”,它最初、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用于治疗并改善小孩和年老体弱者的便秘问题,除此以外,在当时它被大家当作化妆品来使用的,每当跨入到秋冬的季节里面,就当护手霜来使用,能防治手上生冻疮,效果还是挺不错的。不单单是如此,在我所在的城市上海滩上,像那些经济条件不怎么好的家庭、在那些物资较为匮乏的年代里,那些普通的家庭,至秋冬季节里,会经常性拿来当作护肤用品,每天会去涂抹在双手和脸上。
在当时只要到秋冬季节,我和绝大多数的家庭是一样的,也把“开塞露”当做化妆品和护手霜来使用的,而且是经常性去使用的。因为在我的少年时期,肠胃不是很好、很容易便秘,也时常会拉不出屎来,最为严重的一次,有一个星期都拉不出屎来,至秋冬季节的里面也会有生“冻瘃”的情况,两种情况皆有之,故而就会用得多一些。
像“冻瘃”这个词汇,就是属于上海地区的方言闲话俚语词汇,在其他地方是不会使用这个词汇的,“冻瘃”的“瘃”字念“zhú”,普通话的意思就是叫作“冻疮”,上海人除去把“冻疮”叫做“冻瘃”以外,还有另外的一种说法,把“冻疮”叫做“细(死)雪”。
据我所了解到的情况,在很长的时间段里面,对于老一辈的上海人来说吧,但凡是那些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好一点的家庭,则会去使用“百雀羚”这个品牌的雪花膏,还要是经济条件再要好一点的家庭,更上一层楼的家庭,就会去使用“雅霜”。在我所在的城市上海市,还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就算是那些经济条件不是特别差劲的家庭,也照样会精打细算地过日子,像“蛤蜊油”“百雀羚”和“雅霜”这三款产品,还会相互间轮换着去使用的,像“百雀羚”雪花膏,不但也是具有防止开裂生冻疮的功能,它的护肤功能一样也是有的。
我的家庭属于“双职工家庭”,现如今的国人未必就会知道何谓“双职工家庭”,它就是指:夫妻双方都是有工作的,为或政府部门或国有企业或教育系统的职工,拥有稳定工作,就可以称为双职工。“双职工”系集体经济产物,与全民工一样,现已不常使用,沿用到今天也可以说夫妻双方共同在一家企业上班。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凡是我在上面所提到的、各种品牌的化妆品,在其中的“百雀羚”“雅霜”“手牌蛤蜊油”和“开塞露”,还在我青少年的时候,也是有去使用过的,不仅仅是如此哩,我还是和家母倪榴珍、小阿姨倪金凤一起去使用的,虽说我是一个男生,在当时之所以我也会去使用,并不是爱美,为的就是预防防止一到秋冬季节会“生冻瘃”,而且只在秋冬季节里去使用的,一旦走过这两季之后就不再使用。
当时光的列车走到现如今时,再回过头去想一想,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总感觉到,过去的秋冬季节,远要比现在的秋冬季节,来得更加的寒冷许多,在20世纪的90年代初中期之前,至秋冬季节以后,不管那时的自己如何地去防护,一到秋冬季节里,不免手上就要去生冻瘃的,双手也是整日变得痒痒的难以去忍受,只为防止生冻瘃,会使用“百雀羚”“雅霜”“手牌蛤蜊油”和“开塞露”化妆品。
我从网上查阅到资料,对于“冻疮”则是这样来解释说明的,它是一种多发生在寒冷季节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在皮肤上面会出现小血管炎症。手脚会发痒、红斑、肿胀和起疱疹等各种症状。皮损常常会伴随着瘙痒。如若是用热水洗手以后,皮肤上面还会出现糜烂、溃疡等不好的现象,还会感到疼痛……只为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最好事先去做好这方面的预防工作,可每天使用上述品牌的护手霜……
有一件事情,我自始至终都没有去搞清楚、弄明白哦,当“时间的列车”走过44年的春秋以后,直到现如今才让我彻彻底底地弄清楚这样的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就是--原来我大爷叔陆金良的二女儿陆轶,在从前的时候,我和大我五岁的亲大哥陆明一直都是这样来认为的,总觉得她的岁数比我俩来的要小,是我们的堂妹,每次见面时她应该叫我们两人一声阿哥。就连我的父母也是这个样子来认为的……其实并不是如此的,经过了解以后,发觉她比我就要大一岁,而我要叫她一声堂姐陆轶。【备注:上海人管“叔叔”叫作“爷叔”。】
我还要想说的到底又会是什么呢?!当文章撰写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基本上已经是属于撰写到末尾快要结束的时候。那么,我为什么还要去提及我的堂姐陆轶其本人啊?!全都是因为她本人和化妆品以及冻瘃也是同样有着莫大的关系的。在20世纪90年代的初中期以前,她虽说和我一到秋冬季节的里面,也同样会去“生冻瘃”的,情况就要比我来得严重的许多,基本上每年都是这个样子、都会生冻瘃的,即便她有去采取各种预防措施,还即便和我是一模一样的,“百雀羚”“雅霜”“手牌蛤蜊油”和“开塞露”这四个牌子的化妆品也去使用过的,真的可以说是收效甚微,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效果的。
至今为止,我依旧还能够清清楚楚地去记得这样的一件事情哩,这件事情就是--有一年新春佳节里,她们一家四口来我们家拜年聚会时,【备注:在她的上面,还有一位大她四岁的姐姐,名字叫做“陆泳”。】我们看到她双手上面全都生满冻瘃,冻瘃是无处不在的,而且双手有不少的地方都糜烂不堪,家母看见以后也是心疼不已……
【备注:①:文章为作者原创;②:各种和文章有关系的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上;③:最后六张化妆品图片,乃是作者家中所使用的化妆品,自藏自拍;④:万分感谢原创图片。】
杜老倌侠客居(陆伟)写于2021年03月11日星期四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