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美好,写在无题里,有无数种思想与意境,藏在娟娟的碎片化的捕捉记录中。备忘录里总会有一些琐碎的碎碎念记录,习惯了每个有意义而特别的时刻及时记录下来,但当下没时间,又或是没静下的心境能够静下来思考和感受,也就没有及时输出,无题也是一种享受过程的输出,没有标题的意义更有深度。
【无题一】
一个人能使自己成为自己,不说比什么都重要,但至少是至关重要。毕竟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和自己在一起。
心心念念的广州塔游了,心心念念的姜撞奶吃了,心心念念的华南师大心理学院也到了。虽都是单独完成,依然很兴奋与满足。我并不渴望更多,独守内心一份宁静也很好。
面对珠江,等回过神来,时间已是不早。于是,又从原路返回。今天,其实还有件开心的事。师傅用微信直接表扬娟娟说,“您总是那么富有思考的激情和毅力,当然还有深度,我欣赏。”其实,是因为很多时候都是一个人独处,脑袋闲着没事。
我们到底要什么样的人生?我们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自己?
【无题二】
剪一段时光,让我慢慢懂你,于人于地,亦是如此。
紧闭所有门窗,地铁施工声依然超过100分贝。可脑海里却满是广州绿与华师静,这些似乎也让我慢慢忘却自己的存在。感觉在这里,没有需要,也没被需要,一切都像昨夜的雨和今早的风,没有丝毫凉意,也没有拂面之柔。唯有用“存在即合理”才能解释。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生活是什么,生活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不管世事如何变幻,潜意识的追寻与无意识的回避,总是矛盾而又热烈的存在着。生活就是让你在有限的生命当中,进行有条件的选择。似乎可以有丰富,似乎可以有取舍,似乎很多时候都只是似乎。也就像我们这几天的中晚餐,旁边繁华似锦,而我们却只能很小范围的选择。
前晚,百度将自己引向“上下九”,也感受一把上车难下车更难的尴尬,多坐两个站后才勉强下车。本想将错就错,换一条地铁,依然可以到达。后来,估计得多要三块钱,于是又不得不回头坐,不得不又坚难的两上两下。稍微学过西方经济学的人都明白,有机会成本,有效用递减规律,也有稀缺性。直到这次培训间隙认真看了进化心理学,才明白这些对自己的生活甚至生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只是,目前还不知道是好还是不好,或是是坏还是不坏。
前晚,沙面岛吸引了自己,内心的小孩迅速跳了出来,如同之前看过的北京承德和天津海河,可以什么都不想,也可以什么都想,也可以什么都一起想。也明白了,“对比”可以让你回忆起曾经的美好,但同样是对比,也可以给你带来痛苦。每个人的价值取向不一,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同,每个人的处境不一样。很多时候,都是由每个人的经历和思想决定的,有时候看起来有好坏或者利弊之区分。细究之下,很多东西只有接纳与接受之分。
拿他人与自己对比,拿他人与他人对比,拿过去与现在比,拿外在与内在比……对比有时是进步的动力,能产生很多积极的效果。然而,对比也是产生痛苦的根源。失望、失落由此而生,痛苦也会如影随行。我们去做一件事,并不是因为别人也做了。我们不去做一件事,也并不是因为别人也不做。只要我们内心向往和追逐的,不需要有先例,也不一定需要他人鼓励或认可,依然可以高歌前行。
任何人每个状态,都有隐藏的进化。
【无题三】
生命是一个过程,人生是一种经历。可即使经历了高潮和低谷、成功和痛苦、矫健与病痛的人,也不一定懂得珍惜,就算懂的珍惜,也不代表会去珍惜。毕竟,现实和人心都很复杂。
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人最需要爱。没有谁生下来就充满谎言与欺骗,也没有谁天生就柔情与蜜意,很多时候都是受复杂成长环境的影响。“适应器”原理给了我们启示,一些从伤害中学会了珍惜,一些从伤害中学会了伤害,一些从伤害中学会了表面珍惜,一些从伤害中学会了表面伤害,实则只是想保护自己。把伤害替换成善良亦是成立的。
经常听闻,傻人有傻福。自己的理解,不是说傻人就会多很多幸运,只是很多时候没有觉察到这个世界的不好甚至欺骗。而觉察能力强的聪明人,对于“说一套做一套”能明眼于心,甚至还会自作聪明的联想和瞎想,最终变成了“想两套、做一套、说三套”。毕竟,反映客观事物的大脑也有发热发寒的时候,心里会有错觉甚至错乱的可能。
当受到伤害时,很多时候,很多情况下,很多人都会怀疑甚至自责自己的眼力,觉得是出发时就做了误判。其实不然,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任何人、任何事物、任何种关系,都时刻在变,只是方向和程度不一样罢了。所以说“人要趁早自立”,一来是为了人格独立,不再受制于他人;二来是为了思想自由,不再受制于己心。当然,很多人都会觉得能力不够,其实只要内心还有对美好的向往,一切都是有可能的。
码字与此,高铁突然来了个急停,大伙都感觉列车有些许倾斜,有人说是拐弯的地方轨道会有点斜,广播里说是临时停车。莫非有预见,今早票改签后莫名其妙要在衡阳东等两小时,于是……窗外一眼望去,高架桥下农田里的杂草郁郁葱葱,不远处的池塘平静得没有一丝波纹,高速路上飞驰的汽车若影若现,一切都在雾蒙蒙中,看不太清。
其实就是没有像以前那样从不懂也不会“拒绝”,即使明知道别人只是别人。静下来想想,其实,无论我们悠哉或匆忙都应尽心好好生活。如果你依然能放肆的自由着,对于这个世界而言,是种奢侈。任何人都要珍惜才好。
至于,有多少期待就有可能有多少失落,有多少失望就有可能有多少惊喜。完全可以让她随风而逝,随雨而来,随风雨中飘荡。毕竟,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并不是我们的独有,只要不过于相信这种在乎,就能放过自己些许。于我而言,真实是第一位的。
车未开,未来却已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