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的思维方式
1.错误的思维方式主要也有三个:程式化、想当然、跳跃。
2.思维程式化的最大问题在于,人会在不知不觉中认为解决问题只有一种最佳方案,而且这个方案的各个步骤还是不容更改的。
3.换个角度看问题改变一下操作次序,将各要素打乱重组。习惯了这种思考,也就破除了思维上的程式化。最主要的就是一句话,时刻提醒自己,人生没有什么是必须的。
4.孔子的“四勿”,前两项“勿意、勿必”,勿必,不要认为事情必然这样、必须这样,就是破除思维程式化的关键;勿意,就是不要想当然。
5.程式化的思维容易造成执着,想当然容易造成妄念;执着导致心理纠结,妄念导致决策错误。
6.思考问题的跳跃性。不是从一想到二、从二想到三,而常常是想到一之后跳过二去想三。产生这种错误的根源在于心浮气躁、心乱动,往往是受社会浮躁风气影响所致。
7.修心,要恢复心的光明本性,就要去掉后天对心的污染,也就是要改掉坏习惯。这方面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也要由简入难。最关键是在日常生活中先尽量改掉坏习惯,要从日用平常入手。
满大街都是圣人
1.首先,儒家修身要控制情、欲、念,不是要灭除情、欲、念,而是要将之控制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不过、亦不不及。
2.其次,修身不是目的,是手段,儒家的修身是为了做事。
反求诸己
修格物的第一步是了解自己,这也是儒家另一个重要理念的体现,那就是“反求诸己”。
你真的了解自己吗
静坐思心要修的首先就是格物,而格物首先要修的就是了解自己
为什么要理解他人
1.当内心中刚刚出现情绪波动时,你就能觉知,这才是真正的了解自己,这是第一步:觉。第二步:析,分析。为什么自己会出现情绪波动。最当内心中刚刚出现情绪波动时,你就能觉知,这才是真正的了解自己,这是第一步:觉。第二步:析,分析。为什么自己会出现情绪波动。最后才是化,有了前两步才能成功地化解自己的情绪。
2.儒家的修身并不是让人修到没有情绪,关键是两点,一是了解自己的情绪,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二是要通过情绪的适当表达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发泄。
了解自己的什么?我们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了解自己的情、欲、念。
理解他人
格物的第二个层面,理解他人
猜测他人的情欲念时,有三点非常关键。
第一,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情欲念。
第二,进行换位思考时一定不要自欺,与修了解自己一样,一定要守着“诚”。
第三,一定不要歹猜,就是不能把人往坏处想。
有效沟通
1、沟通的作用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沟通让对方了解自己,另一方面是通过沟通理解他人。
2、如想进行有效沟通,下面几个方面非常重要。
其一,沟通要尽量直接。
其二,沟通时的心态很重要。
其三,实话实说以避免误会。
其四,学会倾听。
其五,理解那一份含蓄。
其六,直接沟通中不要乱转移话题。
人际关系圈
理顺人脉,要先理清自己的人际关系“圈”。首先,要划明白同心圆。
其次,要知道,这种同心圆是动态的、不是静止的。
还应该了解他人,就是弄清楚自己在别人的心目中处在哪一个圆圈上。
最后,要学会调整你的同心圆。
理解他人的关键
正心,首先是位置,心在它应该在的位置;其次是状态,心在它应有的状态。修正心优先考虑这两点。第三点才是涉及对错、善恶,对的叫正,不对的就是不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