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意
1.修身是八目的核心,前四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古人简称为格致诚正,是修身的具体方法,后三目,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功效。
2.诚,就是真诚面对你内心中自然而然冒出来的想法,不要忽略一部分、否定一部分。3.有善念才有善行,或者说,得先有善念,随后做的善行才能够成立。如果做不到诚,确立善念本身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4.修诚才能够区别开情和念。
5.做不到诚,修心的反思必然会犯两种错误。其一是自欺欺人,另一种易犯的错误,想的都是不相干的事儿。
为什么要修诚?也就是诚的作用,修诚能带给我们的好处。第一,“自诚明”,通过“诚”能够达到“明”,修诚能够使我们明白、明了,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先天智慧。第二,修诚能够使我们完全了解自我,了解自己的本性,而只有完全了解自我,才能理解他人、了解事物,对人生遇到的所有事情才真正能够想明白。
第三,修诚可以使我们对于事物的发展具有预见性。
念上三大病
1.念上三大病:贪欲、傲慢、歹猜。
2.什么是贪欲?贪利、贪名都是贪欲。
3.克制贪欲的第一个层面,记住“三个不要追求”:不要追求你不需要的、不要追求你不应该得到的、不要追求不属于你的。
4.克制贪欲的第二个层面,记住不要与他人攀比。
5.克制贪欲的第三个层面是,树立愿景,这也是克制贪念的最高境界。
6.愿景,应该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有利于自我完善,二是利他的,或者说有益于社会的。
7.克制傲慢的法门,是时刻提醒自己:“我只是一个凡人。”
8.若是感觉控制不住傲慢心,我还有一个小窍门,做家务
9.念上第三大病是歹猜,就是没有理由地把人往坏处想。
10.儒家提倡的“反求诸己”是克制歹猜的最好方法,不论遇到什么事情,到自己身上找原因,不去想别人的毛病,自然也就没有歹猜了。
11.《论语》上讲,“子绝四:勿意,勿必,勿固,勿我。”就是孔子绝对不会犯四个方面毛病。一是凭空猜测、主观臆断;二是看问题绝对;三是拘泥固执;四是自以为是。
错误的理念
1.错误的理念三种错误的理念我称之为“三个主义”:拜金主义、物质主义、利己主义。第一个主义:拜金主义,就是将金钱作为衡量人生成功的唯一标准,而不是标准之一。
2.第二个主义:物质主义,就是只考虑人生的物质层面,而不考虑甚至是否认人生的精神层面。其一,忽视灵魂,甚至是对思想、精神、灵魂等的完全无视。其二,不信果报。只重视物质的人,会认为“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是迷信,必须破除;认为“尽人事而听天命”是宿命论,太消极,必须抛弃。其三,享乐主义。
3.第三个主义:利己主义。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去思考问题,也包括为人处事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的感受。
4.施舍三大注意事项是,起心动念、由近及远、秘密行善。首先,没有善念就没有善行。其次,行善要由近及远,就是先从你身边的人、亲近的人开始。最后,提倡秘密行善,这也就是积阴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