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跑完步回来,边吃早餐边刷朋友圈。突然就看到了一个很漂亮又很萌的小萌娃,可惜是视频,这里上传不了,贴几张截图来一起感受一下:
视频里的对话是这样的:
妈妈:你吃的什么呀?
萌娃:吃棒棒糖……
妈妈:谁给你买的啊?
萌娃:妈妈买的……
这么小的孩子已经说话清晰且完全理解了妈妈的问话了。
老实说我看到这个视频里的小萌娃这么可爱感觉到心快要融化了。
我给这条朋友圈点了赞并在下面留言写到:
“看着这么可爱的萌娃,心都要融化了,同时也感觉好惭愧,自己的孩子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也这么可爱过,那些幸福快乐的日子也并不遥远。但现在,焦虑和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却成了日常,真是所谓没有期盼,也就没有痛苦。”
朋友回复“哈哈,感悟深刻”
看来很多人都一样啊
仔细想想也是,当孩子出生时,我们当父母的给予的那真的是真爱,无条件的那种。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我们的爱?
当然还在。只是,我们对孩子的爱开始慢慢变成了“有条件”的了。
希望他准时睡觉,不要挑食,不要吵闹,学习成绩要好,不要在学校惹麻烦……
为什么会这样?
不知道从何时起,我们就不自觉的对自己的孩子多了很多“期盼”和“要求”,而这些也使得我们对孩子的爱开始变成了“有条件”的爱了,那种孩子刚刚出生时候的百分百的无条件无杂质的爱,去了哪里?
我不知道,真的。
现在,此刻,我只明白了一个道理:所有的期盼和要求,都是你痛苦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