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我、自我、超我是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一个人要保持心理正常,要生活得平稳、顺利和有效,就必须依赖这三种力量维持平衡;否则就会导致心理的失常。
本我是人格结构的最底层。指的是本能、欲望和冲动各种生理需求,是生物层面的本能的我,是无意识状态。本我遵循的是快乐原则,怎么高兴怎么来,比喻成小黑人。超我指的是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是良心的我,处在人格结构最上层,作用是约束自己抑制本我的冲动,遵循道德原则,比喻成小白人。自我处在人格结构的中间。从本我中分化而来,指的是有逻辑的、理性的现实的我,既考虑本我需求。又考虑超我的规则。站在本我和超我的中间调解二者的矛盾。遵循的是现实原则,可比喻成小灰人。
在自我的调节下,个体在自我、超我和现实这三方面实现了平衡,重归宁静。
潜意识是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提出来的概念,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弗洛伊德把人的精神分成了潜意识、前意识、意识,又把人格结构分成了本我、自我、超我。
潜意识位于本我之中,它代表了人类的最原始的欲望、冲动,遵循着快乐原则,就是怎么能让人快乐,怎么来,比如吃好吃的、和漂亮帅气的异性发生性关系,这个概念和马克思说的人的自然属性或者动物性基本是一个意思。
意识更多位于超我之中,遵循道德原则,就是怎么高尚怎么来,它包含了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等,这也就是人类和动物比较本质的区别,在文明社会中,一般状况下,人饿了不会去抢别人的东西吃,就是超我在起作用。
前意识位于自我之中,遵循现实原则,就是说怎么现实有可行性就怎么来,就像一个守门员和协调者,既尽量满足本我的欲望,又不让这种欲望的满足突破道德的底线。
而集体潜意识是弗洛伊德的学生或者说合作伙伴、分析心理学之父荣格提出的。荣格主张把人格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层,而集体潜意识是荣格最重要的贡献之一。集体潜意识是“人类祖先进化过程中,集体经验心灵底层的精神沉积物,处于人类精神的最低层,为人类所普遍拥有”。在个体一生中从未被意识到,经由遗传获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