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无论成功或失败、贫穷或富有,如果你剥掉他们的外壳观察,会看到他们的内在有如此多的创伤,只是他们能成功掩饰所有的伤痕,继续在这个世界上英勇地活着,但是他们的创伤实在太多。之所以会产生这些创伤,仅仅是因为,你无论如何都没能与生命的二元性和解。任何一个敏感的人,如果他只知道生命的二元性而对其他维度没有认知,都注定会受伤。只有一个完全粗糙的人,一个如动物般经历人生的人,他可以不受伤,但他终究无法感知生活中种种耐人寻味的美好,他可以肆意碰撞,却不会感知太多痛苦。但是一颗对生命敏感的心注定会受到生命二元性的伤害;一定是的。因为你不可能完全将好与坏、对与错、邪恶与美善分开。
如果你能扎根于这一(非二元性)维度,不管你置身何处,即使是到了地狱,你依然都能优雅地经历它。
一旦你活在二元性世界中,污秽将不可避免而淤泥最厚重的地方,莲花开得最烂漫。
生命就是如此;创造之美正是在于美与丑总是同时存在;邪佞与神圣总是同时存在。
如果你想要深入这个世界却不被它触碰,你必须如莲花一般存在。你必须学会怎么把污秽转化成为芬芳的花朵。
有些人开始出现过敏反应,于是们想要逃离。有些人会这么想:反正这个世界污秽不堪,那我也变得不堪一点好了。当你决定不再逃避这个污浊的世界,也不再沦落下流,那么污秽就变成很好的肥料了,不是吗?如果你愿意,如果你的智力起作用,如果你对污秽不过敏,只是带着觉知对生命作出应答,那么你所处的情形越是污秽,你就越是能变得睿智、美好;如果你反抗污秽,你也会变得污浊,或者你会想要躲避污秽,逃之夭夭。如果你带着觉知回应污秽,它会化作肥美的养料,让你开出最绚烂的花朵,让你溢出最甜美的香气。
乔达摩佛陀一再说道,“我不想去天堂”。人人都在谈“我做各种灵性修行,就是想要去天堂”。因为我已经超越所有痛苦;不管你把我放到哪里,我还是会保持这个状态。所以,让我入地狱吧,你说人们在那儿受苦受难,正因如此,我要到那里做些事情;毕竟,我无论如何都不会痛苦了”他已经超然解脱了,不是吗?
为什么会有“我想去天堂”这样的念头?因为你把自己弄得跟地狱一样糟糕,所以你想逃往天堂,不是吗?如果活在这里,你的内在就已经是一片广阔的天堂,那么你去哪里又有什么关系呢?无论去到哪里你都会维持这样的状态。是你去创造情境,还是情境造就你,这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有些人任由情境造成自己现在的样子。然而,有些人却能创造出自己所处的情境,这正是人所具有的伟力。
所以说造物主。至少你的一部分与内在的创造之源连接。一旦如此,生活中外镜的种种波动都不会对你的内心深处造成任何影响,你可以在人生中发挥最大的能力,而这就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