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课程覆盖面要宽,希望能够基于语文学科整合各个学科的内容领域,初步体现出学科融合的特点。
义务教育阶段只设置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与高中相比,弱化学科结构,强化文学体验。
《新课标》增加了“跨学科学习”,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设置意图上更加鲜明的体现出课程内容的延展性。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全面提升核心素养。
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培养学生求真创新的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及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凝聚力、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语文课程要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其核心素养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文化自信 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初步了解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具有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蕴。
语言运用 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语感;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语言经验;具有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有效交流沟通;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有深厚感情。
思维能力 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思维具有一定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有好奇心、求知欲,崇尚真知,勇于探索创新,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审美创造 指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涵养高雅情趣,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
这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二者相互促进。语言文字及作品是重要的审美对象,语言学习与运用也是培养审美能力和提升审美品位的重要途径。语言文字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文化积淀与发展的过程。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从中得以实现。
《新课标》要求的学习观
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要求的核心素养,从学科取向走向育人取向,在学习观上需要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变。
其一,从关注碎片化学科知识技能的习得,到关注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问题的解决。学习不仅仅要获取知识,还要获取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思想方法是学生在与学习实践活动的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语文学习中的知识“从文”无序出现,不容易建立知识框架,如果能够设置问题,帮助学生在情境中调用已有知识,发现已有知识的不足,主动学习新知识以解决问题,指向具体问题的解决,学生就将逐渐学会自主建构和发展原有的知识体系。
其二,从关注对前人知识的理解和反应到关注综合运用和主动创造知识。随着时代的发展,能够持久应用的共同性知识越来越少。学生在学习前人的知识的过程中,只有做到既是知识的使用者也是知识的创造者,才能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其三,从关注学什么到关注如何学习和学会学习。关注学习内容本身,是学科取向的典型表现;关注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则反映出育人取向的特点。学习素养即是人的一种发展手段,也是一种人生目的。作为手段,他应使每个人学会联结周围的世界,使其能够有尊严的生活,发展一定的专业能力,学会交往;作为目的,其基础是乐于理解,认识和发现。
其四,从关注自我学习到关注团队合作和沟通。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依靠个人力量能够完成的工作越来越少,具备合作能力,在合作过程中能保持良好的态度,能够自主建立健全合作机制,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关注团队合作和沟通,就是关注自身发展的最近发展区,能够帮助学生在具有挑战性的学习进程中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
最近发展区 自我学习是学习的方式之一,自己解决的问题能够达到的水平,和在团队帮助下解决的问题能够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