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场驿位于今修文县城龙场镇,宋代时称干坝龙场;元代时属六广等处蛮夷长官司;明洪武初置水西水外六目之龙尔目地(含今修文龙场、扎佐、谷堡、小箐及息烽阳朗、永靖、底寨等地),属贵州宣慰使霭翠的领地;洪武中期贵州宣慰使奢香夫人开辟龙场九驿,在龙场地置龙场驿,龙场驿为首驿。从贵阳北老鸦关分路,往西北行到鸡场塘,过麦稼桥到朱官堡,上朱官大坡,到界碑丫口,此为原是修文与贵筑的分界处。到中哨坡垭口,到中哨坝,上大营坡,到小营盘,凉风垭口,过冷水沟,猫山脚到接官厅。过后是三足山(三脚山)过毛栗园,洗脚塘就到龙场驿站。因多年来水西龙场九驿站,时有朝廷官员过往,贵州宣慰使安贵荣担心朝廷的进一步渗透,将来自己的辖地会成为朝廷腹心之地,派流官管理,对自己的政权不利,准备减去龙场、陆广等九驿,所以对驿站不予维持经费和不以维修管理,任其破败,驿站实是名存实亡。 王阳明于正德二年六月到达龙场,王阳明初到龙场时,因驿站破败无处居住,便住到离驿站不远的一个天然小溶洞里,继后在洞内研究《易经》,取洞名为“玩易窝”。王阳明在这个小溶洞里,潜心研究《易经》和程朱理学,一天夜晚忽然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创立“心即理”“知行合一”学说,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后在洞前搭建草棚,在草庵里居住,作《初至龙场无所至,搭草庵居之》诗和《玩易窝记》。是年秋天,王阳明迁至龙岗山“东洞”居住,并称其洞为“阳明小洞天”,在洞内开始聚徒讲学。后在当地民族的帮助下,创办“龙岗书院”,建“何陋轩”“君子亭”“宾阳堂”等书院建筑。次年秋天,听说蜈蚣坡道上有吏目主仆子三人病死后无人掩埋,王阳阳便带仆人前往埋葬,并撰写了著名的《瘗旅文》。后游览蜈蚣坡下的天生桥,赋诗赞美其“移放长江还济险,可怜虚却万山中”。
王阳明到龙场之后,听到安贵荣要减去龙场九驿,认为是极端错误的,就写信给安贵荣剖析弊端说:有人说驿站可以减少,也可以增加;驿站可以改变,那么宣慰司也可以革掉了。使安贵荣省悟,放弃了减驿的计划,后来才逐步恢复驿站,扩大规制。据嘉靖《贵州通志》职官载:“龙场驿,驿丞一员,吏一名。”徭役载:“龙场驿,马23匹,铺陈23副。”
在万历中期,贵州巡抚都御史郭子章著《黔记·邮传志》载:“龙场驿:城西北70里,额马23匹,今15匹,脚力2头,系宣慰司安疆臣下夷目花仡佬八寨苗民承走。供馆:安宣慰设馆田360分,每日一分,田户自备答应。”据史料记载,天启年间建龙场大城时,龙场驿有住户一千,并不是像《王阳明先生年谱》记载的那么荒凉。崇祯元年,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贵州、四川、云南等地军务的张鹤鸣,会同巡按御史陆献明建龙场大城一座,题奉明旨,命名“敷勇”。城周长9里3分,高2丈,3奇5正。城定四门:东曰“祥曦”、南曰“迎恩”、西曰“义正”、北曰“平安”。 各有取义;三年在龙场地置敷勇卫,即扩建为敷勇卫城,住户三千。时水西安位遣使乞降,削水外六目地归之朝廷,龙场属敷勇卫;康熙二十六年(1687),以敷勇卫及修文、濯灵、于襄、息烽四所改置修文县,龙场属至孝里;民国年间为中南区,曾置龙岗、阳明二镇,后合并置龙场镇。古龙场驿站位置,在今修文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据民国《修文县志》载:“龙场,在治城内,遇辰戌日集市,沿城南门经大街迄城北门,四方贸贩依檐列肆,终朝而散。……光绪季年,县署门前犹有横书木刻四大字,曰‘古龙场驿’,今已不存,则三百年前之龙场驿署后即为敷勇卫署,后又为修文县署,署既未更,场亦何易。”
1949年11月,龙场镇隶属乌栗区,1950年5月隶属城关区。1953年10月改龙场镇为城关镇;1991年11月,撤城关区,将区属镇、乡合并建城关镇;1999年9月,复名为龙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