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母亲节,朋友圈中开满了萱草花。
萱草,也叫忘忧草,中国母亲花。唐朝孟郊《游子诗》写道:“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因调休,只有一天假。一大清早,女儿发消息说她要回家我来。我心想早上回来下午要走 ,时间都耽搁在路途上了,便告诉她可以不回来。女儿只在电话那头说:“今天是母亲节呀!”我瞬间没了言辞。
每年的母亲节,女儿都用她的方式,默默表达对我的爱。费心为我制作祝福卡、提前将买好的礼物藏到我单位的柜子里让我寻找、给我写一封信等等。还记得去年母亲节她给我的信中写到:“妈妈我知道你不能陪我一辈子,我会越走越远,离你越来越远……”想到这儿,还真是陪伴她的日子越来越少了,既然愿意回来,愿意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陪陪我,也好。
一串棒棒糖,四盒旺仔牛奶,组合成了属于我的母亲节礼物——甜甜的红红火火的母亲节礼包!真的是一个可以背在身上的包包,挺沉的,这么特别!我特意背着这个包包在家里转了几圈,女儿开心地笑了。可是,只有我知道,为了这个母亲节的专属包包,她是如何精打细算计划自己的开支,又是如何花费时间精心制作。女儿,真的长大了。
想起我小时候,母亲在田里耕作,我就在田野上、水渠边摘花逐草。那开放在水渠边的成排的萱草花,在我眼中是那么高,那么耀眼,象火炬在燃烧,我小小的个子总够不着。所以,摘了多年的野花,从没有摘下过一朵萱草花。真是奇怪的事情。现在想来,可能那是因为基因里铭记的中国母亲花的缘故吧?
我给远在老家的母亲打了个电话,没有提及母亲节,只是和她拉拉家常,听她叨叨父亲又出去闲转去了,她又出去购买了哪些蔬菜……这就足够了。
都说现在节日泛滥,做德育工作的人为德育活动的策划绞尽脑汁,很多家庭、孩子被迫用完成作业的形式被动接受德育的熏染。常听见有家长说:“你们老师闲的没事干,尽安排些啥?”如果,没有这些“被动”的浸润,家国情怀如何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