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要以退为进
孝庄太后知道康熙要撤三藩后,便召他到慈宁宫,以便询问详情。
康熙进屋后,一眼就看见孝庄太后正在摆弄吴应熊送给她的那盆山茶花,便说这花儿半红半白可谓天下奇珍,但人若半红半白可就忠奸不明了。
对此,孝庄太后表示康熙越来越刻薄了,接着便询问为什么招三藩进京。康熙敷衍说是为商讨边患,孝庄太后直指他是想借机削权减兵,慢慢裁撤三藩。
康熙的心思被孝庄太后识破后,便坦言三藩所耗半天下,西南的半壁江山几乎成了三藩的国中之国,朝廷根本碰不得,朱国治上奏弹劾吴三桂,吴三桂却要用谋反之名将朱国治斩首。孝庄太后便问大臣们的意见如何。康熙便说大臣们都护着吴三桂,他想尽快裁撤三藩。
孝庄太后表示吴三桂、耿精忠如今年事已高,撤藩早晚要撤,但得从缓,得耐着性子。藩王和朝廷有盟誓,而且势力很大。撤藩是个细活,稍不留心就适得其反,把他们惹急了,就会祸满天下。
康熙表示国库已经供不起三藩,河工、漕运等事情也因此耽误。孝庄太后便劝他说,有雄心是好的,但雄心的一半是耐心,康熙只好随便应答一下。
但孝庄太后看出他不是出于真心,便安慰他说,三藩不比鳌拜,鳌拜是满族的家奴,三藩是三个汉王,久经沙场,老谋深算,远在天边,且在暗处,天高皇帝远。这是富居京城的康熙所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更难斗。
康熙听后,同意孝庄太后的说法,同时提议南巡到实地查访。孝庄太后也同意他的做法,并说从奏折上看不出世道民情,必须见识一下人间百态。
觉|决策之前先全面了解情况
孝庄太后与康熙的此番交谈,表面上看是康熙被说服了,但实际上,两个人都做了一定的让步,因为孝庄太后和康熙的目标是一样的——撤三藩。而不一样的是,两个人在具体实施的时间、操作方式等方面不同而已。
孝庄太后说服康熙的过程,实际上是让康熙对自己已经做出的决策进行再评估与衡量。事实证明,经过孝庄太后一番分析与梳理,康熙也的确对撤三藩这一决策进行了重新审视,而审视的结果,是康熙目前并不了解实际的情况,仅仅是从奏折上了解到有关三藩的信息。
所以,如果要做出真实可行的决策,康熙需要亲自去了解实际情况,这就有了康熙“南巡”。康熙南巡是一位领导者对自己决策进行重新评估的过程,也是领导者在面试管理问题时,以退为进的一个典型案例。
之所以以进为退,是因为对于康熙来说,撤三藩这一管理决策的制订、正确与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制订决策时是否收集了全面的信息,以供决策做参考依据。
学|管理决策制定,要有方法有策略
对于领导者来说,做任何决策都需要足够的信息。这就需要我们到一线去,了解真实的情况。康熙南巡就是典型的代表,作为皇帝,如果一直待在皇宫里,根据每天看到的奏折来做决策,与纸上谈兵并无太大的区别。
康熙和孝庄太后通过沟通,最后达成了两个共识,一是康熙南巡,二是撤三藩需要从长计议。一个是管理之术,一个是管理之道。
首先,就如同纸牌游戏一样,做出任何决定之前,首先需要了解所有人的牌,而不是当下就做出一个决策。这是术,教我们如何去做管理。
之所以他们都赞同康熙南巡,是因为这个决策在术方面是可行的。俗话说“拖延一个决定往往比否定一个决定更容易”,在撤三藩一事上,他们都做出了一定的妥协,康熙是从立刻撤三藩到先了解实情,孝庄太后是从暂时不撤三藩到提前了解实情。虽然两个人出发点不一样,但目标是相同的,而且在策略采取的方法也是相同,这就是“以退为进”。
对于领导者来说,并不是所有策略的制订都是当机立断最好,因为当机立断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对决策相关信息的掌握,当这一条件不够充分时,领导者不妨退一步,以旁观者的角度来审视管理和决策,才能更客观地评估和改善。
思|在妥协与融合中高效协作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企业竞争日益加剧,企业战略的制订和实行节奏越来越快。但这也给不少企业带来了一个误区,不少企业盲目地跟风,导致企业经营陷入困境。
领导者应该思考的是,企业经营战略上的快和领导者决策的快,有什么区别?
首先,决策的最终制订都是由人来进行的,而每个人都会因为各自的性格、处事方法不同而导致自身的局限性;其次,战略上的快,是正确决策的前提,倘若决策失误,战略上的快就会给企业带来更严重的损失和危害;就决策而言,决策本身并无正确与否,但对企业的发展而言,决策与企业发展匹配与否却很关键。因此,当领导者的决策是基于对现状足够了解上,基于推动企业战略发展时,决策的制订越快对企业发展越有利。
所以,我们看到孝庄太后与康熙在撤三藩问题上都在拖延。是因为他们在沟通过程中,都发现了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康熙撤三藩的决策,目前决定得太早,因为对实情了解还不够充分。其实,对于所有的合作、所有的经营、所有的管理、所有的营销、所有的政治,最重要的两个字是“妥协”。
再回到实际的日常管理中,企业中每一项工作的开展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而领导者和管理者所开展的管理工作,其实就是在不断通过管理促进员工与企业之间、员工之间的高效协作,其过程也是双方不断妥协、融合的过程。
行|从顺势而为到厚积薄发
孝庄太后与康熙之间的沟通,其中有重要的两点值得领导者仔细揣摩:
一是针对康熙到达慈宁宫后的对于“山茶花”的评价,孝庄太后对康熙的点评“孙儿你可是越来越刻薄了”。
为什么孝庄太后会有此一说,其实通过两个人一来一往的两句点评,立场就十分明显了。康熙点评山茶花“花如果半红半白的话可谓天下奇珍,这人如果半红半白可就忠奸不明了”,为什么呢,因为康熙知道这盆花是吴应熊送给孝庄太后的,他表面上是在点评花,实际上是在点评背后的吴应熊和吴三桂。而孝庄太后对康熙的点评,其实是在表明她对康熙刚做出的评价并不完全赞同。
二是双方陈述完各自理由之后,孝庄太后讲出了撤三藩真正面临的困难,也就是不同环境下人和人之间的不同,让康熙真正意识到自己做得不足的地方在哪里。
因为康熙的撤三藩决策,是索尼临终嘱咐和伍次友的分析,但康熙忽略了关键的一步,索尼和伍次友给到他的是决策的要点,但是没有给到他的是:自己是如何得出这些决策和结论的。而孝庄太后提醒康熙的,正是这一点。
同时,因为康熙和孝庄太后两个对于撤藩是有共识的,都是表明要撤三藩的,他们只是在同一件事上产生了直接的分歧,而分歧点的关键就在于什么时候撤、如何撤。
对康熙而言,他是典型的年少得志,但这并不是治国之道,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历史的发展都是顺势而为的,真正的成功往往来自厚积薄发,正所谓“雄心的一半是耐心”。
教|共识,管理者达成统一决策的基础
领导者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企业之间,在管理和决策制订上,其影响因素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不能生搬硬套地采用其他企业的成功方法和经验。
但相同的是,管理和决策的流程、管理和决策实施的主体——人是相同的。因此,我们可以借鉴的其实是大致的框架结构,以及其中针对不同的人、人性所适用的方法和原则。这也是孝庄太后与康熙从不同决策达成共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和学习的。
康熙和孝庄太后在最初的时候,两个人的决策是不一样的。康熙主张马上开始从裁兵削权开始撤三藩,而孝庄太后建议等三藩的几个重要人物都不在了再撤。
支撑他们不同决策的理由是不同的,康熙方面,三藩目前占据国库一半银两,而且因此导致很多大项目和工程都没法实施,而孝庄太后的理由一是先帝曾与其杀马盟誓永不相负,二是三藩视力过大,操之过急很有可能适得其反。
但是,在决策之外两个人在目标上确实一样的。三藩必须要撤,但不能因为撤三藩给国家带来无法承受的战乱和损失,也不能因为没有充分了解情况而仓促撤三藩。
所以,当两个人都达成共识后(相互妥协),康熙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南巡,而康熙南巡实际上也是一种妥协。对于孝庄太后来说,康熙南巡很大程度上会将她建议的撤三藩时间提前,但至少这样的决策更合理,对于康熙来说,虽然南巡会让他撤三藩的时间延后,但至少他已经提前对这一决策进行了评估。
——文章节选自“大师兄点评清三大帝”第一部《向康熙学战略》,新书首发预售中,欢迎联系预订!
《向康熙学战略》-研读企业创业的艰难与战略决策之道;
《向雍正学用人》-探寻企业规范管理与识人用人之道;
《向乾隆学领导艺术》-破译职业经理人领导艺术与家族企业传承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