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师范即将毕业的实习期间,上课之前必先写好教案拿与指导老师批阅。指导老师用红笔在上面圈圈点点,每次拿来之后对着这圈圈点点战战兢兢地修了又修,改了又改,生怕一不小心过不了指导老师的法眼。
遇到要上公开课时,就逐字逐句地进行预设,连孩子要回答什么,老师要说什么,每一个环节之间的过渡句都要一一地想好。而后请来几个同学当学生,进行模拟上课,生怕落下什么,上课完完全全变成了背课。
可是真正到了课堂,面对下面的黑压压的一片学生与听课老师,照样紧张得不行,讲了上句忘了下句,担心孩子不按自己的套路走。可往往怕什么来什么,孩子一收就紧,一放就乱,之前的预设变成了摆设。面对孩子不按套路的出牌,经常是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一语带过一掩自己的窘境。
时间飞逝,一晃经年。
现在每走进课堂之前,虽照样要对着教参,教材反复研究,但已不再预设孩子的话语,而是希望得到有不一样的见解,生成一些预想不到的东西,在引导孩子对错误答案的激辩与反思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感悟。
在这藏拙与找拙的转变中,当年的青涩也渐褪去。
茶余饭后,就着窗外那一抺阳光,细思新老教师的差别,偶有心得。
老教师之老在于乐意关注孩子在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拿来加以讨论与交流,从而生成一些新的东西。新教师之新则是非常害怕孩子不按自己的思路走。一但出现预设之外的答案,就很紧张,从没想过要好好加以利用。
世上之事大多不按套路。就像在驾校里学习开车,即使按要求一板一眼地完成了全套动作,门门一百,科科满分。一但真正上路,照样手脚乱,速度加到50迈,就觉心里发慌,腿脚发软。面对随机出现的各种路况更是胆战心惊,驾校里学的本领早已丢到爪哇岛去了。这时才发觉唯有在这种自然状态下练就的技能才是真正的本领。
学车如此,教书亦是。“拙”是藏不住的,唯有让“拙”曝晒于阳光之下,要预设,更需生成,在辩误中不断靠近真相,方能化“拙”为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