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韩非子-备内》第一章 信与势
人类社会的矛盾,从最初的食物争夺,再到土地争夺,而后是资源争夺,发展到最后就是信用争夺。用斗争让信用回归,用信用维系社会体系,反之用社会体系强化信用。但,人是有自主意识的情感动物,所谓人心难侧,信可成事也可坏事,成事是有社会体系作为保障,坏事是社会体系崩塌。君主做为社会体系的搭建者与管理者,既属于这个体系,也不属于这个体系,从实体来看君主属于,是这体系的顶点,从意识来看君主又不属于这个体系,是游离于体系之外的。所以君主不能按普通人常规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不能按常人的思想来思考问题。
韩非子看到了君主“人性”的一面,有“人性”就会有弱点,有弱点自然会被别人利用。所以韩韩非子说“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意思是君主的祸患在于相信别人。相信别人,就受到别人控制。君主相信别人,就把自己归于普通人行列,这是位置没有摆正,位置不正心态就会不端,结果就是君劫之事发生。“相信”,这是普通人之间的情感活动,君主万全不必要有这样的情感,就像“道”一样,依法治国就可以了。“道”通过自然规律(自然法则)育万物,而君主通过国家律法就能实现众生和。
最近看了一部电影《一处好戏》,讲的是公司团建出事被困荒岛,灾难背景是陨石落入大海造成巨浪人类可能灭亡。在荒岛上需要构建新的社会结构,第一个领导者是基于能为大家提供食物而成为领导,但很独裁残暴。人们服从的原因是为了吃的能够活下来。等大家有稳定的食物后,开始抱怨领导者,在此种情况下第二个领导出现了,他发现了一艘巨轮,船上生活生产资料一应具全,他带领着一帮人另起炉灶,他管理大家的方式是商业模式,用扑克牌当货币,社员用劳动获取食物,用食物换货币,再用币货来换取其它生活资料。就在大家生活无忧时,因为爱情或是争取交配权第三个领导人出现了,他利用第一与第二部落因食物发生冲突的时机,免费为大家提供从天而降的食物,最后第三个领导人利用岛上稀缺的资源成功控制了大家,而他利用的稀缺资源就是电,有了电手机就能打开,而大家就能看到自己的亲人。同时,他还给了每个人希望,就是带大家离开荒岛。
切不论故事的结尾如何,单就大家在荒岛上的发展来看,就是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画卷。从最初的食物需求,到社交活动,再到情感交流,人类的需求越来越高级,而这样的需求正是统治者能够领导民众的根本原因。需求与供给造就了这种“势”,韩非子很明白这种关系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尤其是君臣之间的作用。这种“势”是先天存在循环发展的,人类社会自诞生之日起,这种“势”就发挥着作用。所以韩非子说“人臣之于其君,非有骨肉之亲也,缚于势而不得不事也。”意思是臣子对于君主,没有骨肉之亲,只是迫于权势而不得不侍奉。这是从自然的规律来阐明君臣关系产生的原因。“缚于势”说的很好,《说文》中对“缚”的解释为束也。意思是个体的人被天然的约束在这种势中,不得不这样做。这种约束无所不在,人类的思想,人类的机体,活动的空间,行进的速度都被某种“势”所约束着。我们被迫接受着这一切,这是自然的安排。
【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人臣之于其君,非有骨肉之亲也,缚于势而不得不事也。】
在公司管理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端正自己的态度,尤其是在私营企业中,老板的权力是先天具有的,作为打工者这一点必须正视和承认。在生活中我们要有“认命”的思想,各种因素的叠加造就了现在的自己,自己要有自知自明,清楚自己的实力,能干什么事,切不可好高骛远,做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成功不只是努力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