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战而胜,刘邦高超的军事艺术 | 日读《资治通鉴》
【专栏介绍】
与你一起,每天阅读《资治通鉴》,欢迎关注。
这是第一百零五篇。
【发生时间】
公元前二零七年
【相关人物】
刘邦
【故事大概】
这一年,刘邦在河南打了很多仗,来梳理一下。
三月份,刘邦进攻开封(河南省开封市),没有取得胜利。向西打败了秦国将领杨熊所带领的军队。
四月份,刘邦向南进攻颍川郡(河南省禹州市),战胜。
六月份,刘邦与南阳郡(河南省南阳市)将领齮(音以)大战,取得了胜利,并准备进入南阳郡。
齮不得已,只能够逃跑到保宛县(南阳郡的行政区),并想要拼了老命抵抗。
刘邦不想打,于是绕过了宛县,想要继续往西走,早点进入关中。
张良进谏,对刘邦说:“你虽然想早点进入关中,但是现在秦兵又多又强,对我们来说,威胁还是很大的。如果今天不拿下宛县,如果到时候遇到了秦兵,宛县的军队再从后面包抄,我们就是腹背受敌了,太危险了。”
张良的眼光,是非常深邃的,一下子就看出了其中的问题。
刘邦点头同意,但是要想进攻宛县,又势必会耽误很长的时间,这可怎么办呢?
不得已,只能够率领军队,趁着天黑,围住了宛县。
齮看到局势已经无法挽回了,想要自杀。
齮的门客陈恢阻止了他,对他说:“现在就想死,未免太早了吧。”
于是,陈恢爬出城墙,找到了刘邦,对刘邦说:“我听说您已经有了约定,先入关中称王。您今天留在了宛县,对您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而且百姓都听说投降会被杀,所以都在坚守着。宛县不过是小小一座城,都需要耗费这么多的时间,何况是南阳郡几十座城呢?”
陈恢接着说:“如果您每天这样打,对自己来说,损失是非常大的。如果到时候您放弃不打,那么一旦宛县的军队追击,也是非常可怕的。这样还怎么进入关中呢?”
陈恢建议刘邦说:“如果您能够停止进攻,公开招降,给南阳郡长一条活路,留他守城,但是要带走他的军队,这样他就无计可施了。而且,别的城池的将领,听说投降不会死,还有官职,一定会争相投降的。”
刘邦同意陈恢的计谋,七月份,拿下了南阳郡。
接着,刘邦带领军队继续往西,一路上,所有的城池都投降。
刘邦还下令对军中说:“军队一律不得抢掠百姓东西!”
由于和平解除了战争危机,也没有伤害到百姓,秦国的百姓,都非常拥护刘邦。
【推古验今】
刘邦,就像是一个有神器的人,在这个阶段,走到哪里,哪里的城门就自动打开投降。
这个神器是什么呢?就是民心,就是仁义。
刘邦采用了张良以及陈恢的计谋,成功瓦解了潜在的危机,还吸收了非常多的军队以及士兵。这一点,是项羽所不可及的。
究其原因,就在于天下百姓,太苦了,他们太想要一场和平了。
当初,武臣听了蒯彻的计谋,成功让范阳县的县令投降,也是没有通过军事手段,就占领了范阳县。
就像《孙子兵法》中讲到的:“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战争中真正的善,不是百战百胜,而是不战而胜。
【触类旁通】
“你到底是帮秦国,还是要打秦国?”郦食其质问刘邦 | 日读《资治通鉴》
【欢迎关注】
历史使人明智,经典使人通达。领略历史魅力,感悟先贤智慧。
欢迎搜索公众号:稽圣
进行关注,欢迎转发、在看、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