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儿子状态不好,我也有点情绪低落。昨晚,我又看起了电影《银河补习班》。里面一个个镜头特别鼓舞人,催人泪下。
一
考试前夕,马皓文带马飞去看航天展;看展览之前,先带他去了很多地方。可是有一次,遇到特大洪水,他们俩走散了。
抗洪人员在催所有人离开,也拉着马皓文走下堤坝。而马皓文顺势拿到了他们的大喇叭,说他只喊一句。之后,他爬到堤坝上,大声喊“马飞,我是爸爸。你听到我了吗?”
”如果你能听见,看看你周围有什么“,“想办法,动动你的脑子,想办法,你能出来。“
马飞听到了爸爸的声音,他开动脑子,终于想出了办法。后来他滑着一个自制的皮艇,游向爸爸,他终于得救了。
那一刻,我深刻地意识到,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勇敢面对生活的勇气,有多么重要。孩子参加的不仅是高三毕业时的高考,还有人生的高考。
他们随时都可能要经历高考、要随时做准备。而这种准备,不是仅仅把时间都花在上课、刷题上,而是要带他们好好地参与到生活中,经历各种各样的体验。
二
当马皓文问马飞,长大以后要干什么时。马飞说“清华北大呀“,”妈妈说的,认真学习就是为了考清华北大。要是考不上,就楼下卖煎饼。“
而马皓文说“清华、北大只是一个过程“,”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话,每天的拉弓有什么意义呢?“,”这世界好玩的工作多了去了,挑一个你最感兴趣的,你就去想吧。“
在埃隆.马斯克小的时候,他很安静,没有朋友,还经常被人欺负。梅耶.马斯克一直告诉他,要找到自己热爱的东西。在妈妈的支持下,埃隆.马斯克找到了自己的热爱,成年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
儿子现在不愿意写作业,一天到晚很多时间都拿着手机,玩游戏、看视频、看小说。他没有目标,没有梦想,他说假期是他的,他要怎么过就怎么过。
我目前要做的,不是每天督促他写作业,这只会把关系搞得很僵;我想,我应该每天想办法带他出门,去看看各种新鲜东西;即便在家,自己也去尝试一些新鲜东西,然后告诉他,让他自己也去试试。说不定,他也会因此找到他的热爱。
三
马飞认为考进年级前十名不可能。马皓文马上测量了教科书,告诉孩子“才11厘米。到考试前,每天只要学习0.1厘米。我的天才儿子,能做到吗?”
听完爸爸的话,马飞都感觉自己是少年霍金了,他说“爸爸,你现在就开始辅导我的功课吧。”
而马皓文说“可是我已经辅导你一整天了。”他开始做自己的事。
马飞问他“你是在工作吗?“”我可以不睡觉吗?“
而马皓文说“你可以上天。自己的事,以后甭问我。“
此后,马飞开始发奋了。
父母对孩子说的话,就是在给孩子传递一些信念和价值观;父母说的是积极向上的话,孩子就会慢慢变得积极向上;父母说的是负面消极的话,孩子可能就一蹶不振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父母的语言决定孩子的未来。
孩子每天都在向父母学习。我每天都朗读讲师班的训练文字,读得多了,自己感觉有了些进步了。
可是前几天,儿子说“八百标兵”,我竟没有反应过来,我问他后面是什么,他就直接说出来了。
我在做什么,儿子一直看在眼里;而且,我做什么,永远比我说什么来得重要。
把这些文字码完后,感觉心里踏实多了,力量又回到了我身上了。人生,有时就需要品别人的故事,悟自己的道理。
我是袋鼠想学的公益讲师,成长中的家庭教育指导师,一个13岁男孩的妈妈。从2017年4月开始学习家庭教育并践行,至今已坚持写育儿践行日记1398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