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思考吗?你是如何思考的呢?你思考过你的思考吗?
面对这样的一连串问题,相信很多人乍一看到都是一脸迷惑的表情。
我当然会思考啊,我每天都在思考不同的问题啊!最简单的,每天吃什么穿什么,怎么去上班;再进一步,我今天要处理工作上的什么事情,或者老板给我的任务要怎么解决,和同事的关系该怎么相处;再大一点,俄乌局势怎么样了,我们该怎么抵制日本排放核污水……
这么听起来,我们确实每天都在思考,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大大小小的思考。想到这里,另一个问题自然而然地呼之欲出:这些思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呢?我们是否会常有这样的感觉:明明我们每天想了很多、也做了很多事情,但每过一段时间回头看看,却又觉得好像自己什么也没做,脑海中没有任何能够回忆起来的事情。但就像前面说的,明明我们每天都在“思考”啊。那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这些问题,或许我们都可以从成甲老师的《好好思考》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初次看到名字,我和大家也是一样的疑惑:我每天都在思考,难道还不会思考吗?然而,读完这本书,我才深刻意识到,之前的自己对于人的“思考”这一伟大能力的了解与认识有多么浅显。
在这本书中,成甲老师对查理·芒格提出的多元思维模型这一概念进行了更为深入的阐述,并对运用多元思维模型构建认知竞争力的底层逻辑进行分析,即积累经验型学习和深度思考型学习。在运用多元思维模型解决问题时,共有四个层次,即经验技巧、方法流程、学科原理和哲学视角,这四个层次由浅到深,使得我们对问题的认识一步步深入到其本质。
思维模型方法数不胜数,我们像上学时候那样一个一个去学完他们是不现实的,为了更有效地掌握思维模型,成甲老师还为我们提供了掌握思维模型的实战方法,我们可以通过查字典法、关键词法和知人论世与思维导图法从读书中掌握思维模型,此外还可以通过“五星笔记法”在工作中向别人学习优秀的思维模型。
当打牢思维模型的地基后,我们就可以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多元思维模型知识体系了,在这一部分中,成甲老师提到了跨学科体系的重要性,并针对构架跨学科模型的关键点:相似性和结构化思维进行了重点阐述。
在最后一章中,成甲老师还为我们从降维攻击、变换尺度、聚焦关键这三种应用上展示了多元思维模型解决复杂模型的优势,让我们切实看到多元思维模型的为例所在。
读完《好好思考》,才会发觉,自己之前对于自己以及人类思考能力的了解真的是太少啦,相信这时候再有人问我会不会思考的时候,我会回答他:感谢成甲老师的《好好思考》,让我走在更会思考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