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网络上出现了一句话,“我评价个冰箱的好坏难道还要学会制冷吗?”这句话被很多人使用,先是在网络上,大火之后在现实中也成为耳边常客,用来作为自己否定一样东西的坚强后盾。这话看似很有道理,但细品,却会发现毫无根据。
记得曾经有一位歌手,改编了一首经典歌曲,在很多人耳朵里,这首歌的改编又是这个歌手的套路,就是一段抒情接一段rap接一段高音。这时,不喜欢的人开始说:他的每首歌都要使劲喊一嗓子然后rap一段最后啊~~~接着,有一位大学教授进行了科普,将这首改编的编曲结构,和声走向进行的细致的解析。按常理来说,一位大牛进行了科普式解析,大家也应该能听得进去,虚心学习。不料,许多人理所应当的说出了一句“我评价个冰箱的好坏难道还要学会制冷吗?”当我看到这个回复的时候,我笑出了声。
我的脑海里浮现了一个这样的画面,一个看不懂冰箱说明书的人,不给冰箱插电,食物放里面腐烂了还抱怨这个冰箱不好用。客服人员给他解释为什么冰箱要插电,他怼了一句“我评价个冰箱的好坏难道还要学会制冷吗?”
在我看来,这两者真是异曲同工。其中冰箱就是那位歌手的作品,客服人员就是做解析的教授,而说话的人还是说话的人。
这件事是谁错了呢?从开头来讲,其实没人错。歌手有自己的风格,个人风格强烈,这是好事;听众听完表达自己的喜好,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教授进行科普解析,这更是无私奉献的行为,以上的行为都没有错。但是我认为,有时候,我们不喜欢一个事物并不一定是这个事物不好,也可能是我们的欣赏水平还不够。就好像在小时候读鲁迅,我们会觉得这些的哪里好了,不仅拗口,还有一堆错别字;但是随着我们慢慢的长大,经历的事情变多,思想逐渐成熟,我们会发现鲁迅先生的文字真是句句都是道理。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我们小时候的欣赏水平还不够,读不懂那些道理。
当然,我举得这个例子,并不是不让人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喜好。每个人都有评价事物好坏的权力,也都有说出自己喜好的资格。喜欢一件事物与否是主观的,与他人无关。喜欢或者不喜欢,有时候可能真的不需要理由。但是,我希望大家不要因为自己的不喜欢,就在网络上用一些恶意的语句中伤他人。你可以不喜欢,别人也可以喜欢,为何一定要将喜欢与不喜欢分出个胜负,彷佛只要有一个人的喜好与我不同,我就浑身不舒服,要将他毁掉一般。
另外,我也希望大家不要因为自己暂时的不喜欢,就彻底否定这个事物,多去了解了解它,说不定你就会因为了解到了它的深度内核而喜欢上它呢;再说,如果这个事物真的是一坨垃圾,你在了解的过程中证明的自己的看法是对的,不也是一种成就感?
“ 我评价个冰箱的好坏难道还要学会制冷吗?”,在我们能够确保自己的认知是对的情况确实不错。但是,我们不能在所有的情况下都只会使用这句话。很多时候,我们对一个事物的认知都是感性的、先入为主的,要是入对了还好,要是入错了,这时候来一句“我评价个冰箱的好坏难道还要学会制冷吗?”就像是一个文盲在用这句话掩盖自己的无知。适当的时候做一些了解,你会发现一个崭新的世界。
所以,请大家谨慎的使用“我评价个冰箱的好坏难道还要学会制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