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接通后爸爸说:是小燕吧。“嗯,爸。”然后滴滴滴.........爸爸手机又处于无信号状态了。爸爸,世界最远的距离就是丫头想您,而手您的机不在服务区啊。
爸爸是55年出生的人,那时候正直中国闹饥荒的时候,在爸爸几岁的时候奶奶和爸爸大伯都就饿死了。爷爷一个人带着家族里的三个孩子,爸爸和姑姑,还有一个大姑是爷爷哥哥家的留下的独苗,也是爸爸的姐姐,他们一起生活,都非常疼爱这个弟弟。
记得小时候听老人说爸爸小时候3.4岁,夏天半夜发癔症找妈妈就跑到邻居大娘床上,喊人家妈妈,妈妈,抱着人家睡了一晚上。村里人看他可怜,都对他很照顾,爷爷更视他为宝。所以有活两个姐姐都争着干,有好吃的都让给他,以至于爸爸20岁结婚后还在初中。妈妈说爸爸很懒,啥都不干,要他推磨磨面粉他就背着书包要去上学,以此来逃避干活,为此,妈妈经常跟爸爸闹脾气,因而引起爷爷的心疼,故此爷爷和妈妈总是因为爸爸而战火连连。
哥哥的出生,我的到来,并没有让那个要干活就逃避上学的爸爸,挑起应该担当的责任,直到有一次他打了妈妈以后,妈妈喝了敌敌畏,爸爸看到死神的降临,又仁慈的放手。爸爸想到这几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没有妈妈以后他能想到的情景,爸爸变了,彻底变了.......
农村里按人口分地,一口人一亩三分地,两个大姑出嫁后,我们是六口人,大概不到八亩地,爸爸和妈妈总能很利索的把地里的活很快的就干完了。家里的活他也几乎都包里,妈妈也是一个干活特别利索的人,所以我们小时候几乎没有干过活。别人家的孩子放学割草,喂牛喂猪,烧锅,忙的不可开交。我们的童年都在玩,因为爸爸啥活都大包大揽,虽然那时候生活不比现在,但是童年里总觉得比周围的小伙伴和同学优越,因为我们可以自由自在的释放我们孩子的天性。
爸爸憨厚,老实,不善言辞,好吃的从来不舍得的吃,要留给我们,像一头老牛一样任劳任怨,他宽大的臂膀保护着呵护着我们,用他强健的体力担起了整个家的重担,从未有丝毫抱怨,一年四季总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在我调皮惹事的时候,爸爸对着我又气又像笑的说这丫头疙瘩,每次我听他这么说都会跟妈妈抱怨,“叫丫头就丫头,还丫头疙瘩,哼”。
爸爸超级听话,超级听我的话,我这边嘱咐他别跟妈妈吵架。那边嘱咐妈妈收收性子,爸爸不容易,您的幸福都是因为爸爸,爸爸疼你爱你,只是嘴上不会表达,您应该知足,少来夫妻老来伴,儿女大了都不在您身边,你们俩吵了一辈子了,想想这一世如此短暂,还有什么可吵的,好好的照顾彼此,我们做儿女的才能踏实,放心。长时间的做心理工作,现在老两口还特别好,其乐融融,都很包容。
曾经妈妈经常嫉妒爸爸,说我最爱爸爸,看不得他受一点委屈,眼里心理惦记的都是他。是呀,谁叫我是爸爸的小棉袄丫头呢,这丫头,这小棉袄必须知冷知暖呀,我要把爸爸捂的暖暖的,幸幸福福的,我的爸爸我要好好的疼!
现在我已成家,也有自己的孩子,想来那丫头疙瘩是那么的幸福和温暖啊。爸,我是您的丫头疙瘩,做您的丫头疙瘩和真好,真幸运能成为您的女儿!爸,我爱您,但,远远没有您爱我那么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