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谁是“那个人”?

(心有二三闲情,纵使身处困境,也能活出璀璨,纵使万物黯淡,也能品出诗意。)


我们都在寻找一个新的开始。

或许是因为梦想,或许仅仅是为了活下去。

其实,为了一个“新开始”,除了“向下”寻找那个自己人,冯伟也在“向上”寻找“那个人”。

不是像汤小宁所说,找到那个能用他的人;而是像冯伟自己最近所悟的,找到那个值得当他老板的人。

人一辈子最重要的事,并不只是遇到那个能够“栽培”自己的老板——就像千里马渴望遇到伯乐一样,而是应该选择那个值得自己“投资”的领导者——就像选择一只值得持有的潜力股和绩优股。

世上有千里马,然后才有伯乐。

所以,其实,不是伯乐在选千里马,而是千里马在选伯乐。不是老板在选自己,而是自己在选老板。

没有千里马,是没有伯乐的。

就像没有诸葛亮,是没有刘备的;没有刘伯温,是没有朱元璋的。

这个道理,是离开汤小宁后,冯伟在某一刻突然顿悟的。

因此,以前是老板选自己,现在冯伟想自己选老板。

谁更值得当冯伟的新老板?

柳飘风?安健博?江子康?甚至就是商逍遥?

从国外考试培训部到CQT教育部,冯伟一节节培训课听下来时,一直在审慎而权衡地思考,谁是自己要找的“那个人”?

于是,在这个“震荡转型”的起点时刻,风传商逍遥要为CQT危机寻找一个“替罪羊”,以及为平息XSJ内循环选择一个“自己人”时,XSJ出现了一条奇怪的政治链条:商逍遥在找“那个人”,江子康在找“那个人”,“那个人”也在找下一个“那个人”,那下一个的“那个人”又在找下下一个“那个人”——一个一个的,都在向下、向下、再向下,寻找“那个人”,谁是我要找的“那个人”?

但问题的关键是,这并不仅仅是一个自上向下的单向度的寻找和选择,也是一个自下而上的反方向的判断和抉择:每个人都在向上、向上、再向上,都在盯着“谁是那个人”?是不是自己?不是自己,又是不是自己阵营里的人?是自己阵营的人的话,是不是自己所隶属的这个派系?如果不是自己所隶属的派系,是不是需要重新站位、排队和站序……

大多数XSJ人都在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和我争、我争、我争争争的“谁是那个人”游戏中集体沦陷,把自己的智慧和激情销蚀在没完没了的猜谜、试探和彷徨之中时,忽然来了冯伟这样一个异类,一脚踩在这两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互逆互动的中分线上,并要跳出这个游戏圈子,说,我为什么要仰望——向上看,或俯视——向下看,我现在只平视,看我自己——我自己,现在,想要、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新老板?

他值不值得我投资,且一直持有?

如果值得,即便他不是钦定的“那个人”,我也要扶他上

有条件,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老板,就是这样炼成的。

这,就是冯氏风格。

所以,在这个XSJ历史性的转折点上,商逍遥一江子康一冯伟三点成一线,终于启动了相遇相撞的那一刻……

因此,与其说是江子康遇到了冯伟,倒不如说是冯伟遇到了江子康。

或者,这是两个有心人遇到了一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