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
谢安举贤不避亲
郗超用计慰老父
桓温死后,谢安主持东晋的朝廷大政,各方面的人士都很满意,十分尊重他。他也觉得自己有成绩,于是想在都城里修建新的宫殿。王彪之却不赞成:“我看大可不必!比起汉、魏时代,咱们住得是寒酸点;可比之元帝南下时,已经够奢侈了。何况秦国还在旁边瞪着眼珠子看呢。”【377.7初,谢安欲增修宫室,彪之曰:“中兴之初,即东府为宫,殊为俭陋。苏峻之乱,成帝止兰台都坐,殆不蔽寒暑,是以更营新宫。比之汉、魏则为俭,比之初过江则为侈矣。今寇敌方强,岂可大兴功役,劳扰百姓邪!”】
谢安觉得很为难:“宫室破破烂烂,后人要说我们无能的。”【377.7安曰:“宫室弊陋,后人谓人无能。”】
彪之大为惊讶:“凡是为国为民,先要保国安民,难道是看朝廷的宫室住得漂亮吗?”【377.7彪之曰:“凡任天下之重者,当保国宁家,缉熙政事,乃以修室屋为能邪!”】
谢安没话可说。王彪之在世时,建康没有建筑新的官殿。【377.7安不能夺其议,故终彪之之世,无所营造。】
郗愔是朝廷老臣,当年桓温把他调到会稽,无事可干、成年游山逛水,没精打采。中书郎郗超是他的儿子,看到父亲受冷落,对比谢安的得势,心里很不是滋味,经常指指点点地发些牢骚。【377.7初,中书郎郗超自以其父愔位遇应在谢安之右,而安入掌机权,优游散地,常愤邑形于辞色,由是与谢氏有隙。】
这时,朝廷受到秦国的威胁,要作战斗准备,于是下令征求人才,请大臣们公开推荐。【377.7是时朝廷方以秦寇为忧,诏求文武良将可以镇御北方者】谢安将自己的侄儿谢玄推举出来了。【377.7谢安以兄子玄应诏。】
郗超得知消息,大为称赞:”谢安实在了不起。他能排除世俗的成见,把亲人保荐出来,有气魄!”【377.7超闻之,叹曰:“安之明,乃能违众举亲;玄之才,足以不负所举。”】
朋友们不以为然。觉得郗超一会儿对谢安不满,一会儿又夸上天去,未必有根据。郗超说:“我跟谢玄一起,在桓大司马部下干了很久,他的才能的确了不得,没错!”【377.7众咸以为不然。超曰:“吾尝与玄共在桓公府,见其使才,虽履屐间未尝不得其任,是以知之。”】
谢玄做了将军,招募骁勇敏捷的青年组建军队,彭城人刘牢之尤其出色、被任为参军当先锋,世人称为“北府兵”,果然了不得。【377.7玄募骁勇之士,得彭城刘牢之等数人。以牢之为参军,常领精锐为前锋,战无不捷。时号“北府兵”,敌人畏之。】
郗超从前帮桓温出谋划策,干过不少缺德事。而父亲郗愔是司马氏的忠臣,一向受桓温排挤,说起来就咬牙切齿。
郗超深知老人的心事,因而从来没把自己的政治态度向父亲透露,父子俩关系很和睦。【377.12初,超党于桓氏,以父忠于王室,不令知之。】
后来郗超病了,日甚一日,自知活不长久,说不定会死在父亲的前面。他把平时往来的信函装成一大箱,锁得紧紧的,交给家人道:“我死之后,老父要是过度悲伤,影响日常生活,就把箱子交给他。如果吃得下,睡得好,箱子就烧掉算了。”【377.12及病甚,出一箱书授门生曰:“公年尊,我死之后,若以哀惋害寝食者,可呈此箱;不尔,即焚之。”】不久,郗超病死了。
郗愔平生十分欣赏儿子的才华,视儿子为全族人的骄傲,不料竟死在自己的前头。俗话说,中年丧妻,老年丧子,是人生极大的不幸。郗愔虽说达观,也忍受不住这种悲哀,成天唉声叹气,夜不成眠,饮食无心,日渐消瘦。
家人看老人家这般可怜,就按郗超的吩咐,把箱子交给他。
郗愔睹物伤情,流着眼泪,把箱子打开了,原来全是信简。
老人拆开信封,看看写些什么。读着读着,越发不对气味:桓温向儿子请教,儿子给桓温献策,形形色色的花样,见不得人的阴谋,一一展示在信纸上,像针尖麦芒一样刺激老头儿的眼睛。【377.12既而果哀惋成疾,门生呈箱,皆与桓温往反密计。】
老头子这才明白所以,顿时怒火中烧,破口大骂:“死得好,死得好极了!可惜死得太晚了!要是还活着,我真想咬他几口呢!”眼相一把抹干,照样去游山逛水了。【377.12大怒曰:“小子死已晚矣!”遂不复哭。】
郗超安抚父亲的办法也实在别出心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