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此话一点不错,但有时会显得有点市侩而不接地气。
芸芸众生,“苦”是常态。在自己处于顺境的时候,学会渡人,或许也是一种慈悲。
毕竟,每个人的境遇和眼界不同,在自己格局范围内无法解决的事情,或许从外人看来升级一下思维就可以做到。这其实是举手之劳,并没有传说中的多么高尚。
现在有一些圈子,鼓吹要打破信息差,要提升认知,但有多少假借渡人的名义实则行收割韭菜之实,需要我们仔细辨别。或许,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部分精英的傲慢。
AI发展至今,其实始终在为打破信息差做出了坚实的努力。但很多人仍在刷小视频中获得简单的多巴胺满足,或许这也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有些人可以渡,有些人需自渡,每个人慧根不一样,领悟的时机也会大不相同。
以往的我可能会介入很深,但近期的我却有了新的觉察。
就我而言,自身能量不高,所以最好的慈悲可能就是看见、聆听和讲述——看见别人的情绪,聆听别人的抱怨,讲述好自己或别人的故事,不直接给答案,而是仅供参考。
每个人的改变应该由他们自己去做,推着走的最终结局仍会故态复萌。
但无论如何,心怀善意地对待周围不如自己的人,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认知方式,也许也是一种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