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开始看《学习之道》,书中讲到学习之道中重要的一点:专注模式与发散模式的应用。
当你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件事上,专注模式就开启了; 当你放松注意力,任由思维漫步时,思维模式就出现了。
通常我们认为,对于数学和科学的学习,专注模式必不可少,因为它是运用理性分析来解决问题的基本模式。它需要我们全神贯注,解决精确复杂的事情。简单来说,专注模式是把精神集中于已在脑中形成紧密关联的事物上。
而发散模式能够把大脑中相距甚远的信息节点联系起来。什么时候会出现?当我们认识新概念时,大脑中没有预先存有的认知,这时候就可能会自动开启发散模式,扩大大脑中信息搜寻的范围。
两种模式的转换似乎很难控制,而发散模式更是难控制,你无法知道下一秒想到的东西是否对问题有帮助,当问题给你带来压力必须要解决时,心中开始充满不安全感。举个例子,我曾经跟着老师学过一段时间的流行钢琴,在打了一定的基础后,老师开始一周给一张谱,只有右手的主旋律,没有前奏,没有伴奏,这时候让你自己编排,加上伴奏,前奏或调整曲子的结构等等,然后下一周上课时,把你重新编排过和练习过的曲子弹奏给大家。我脑中搜寻着学过的伴奏技巧,一遍遍排列组合的尝试,有时候来个不错的组合,但大多数时候都犯难,最终的版本也平平淡淡。但是却在其他同学中听过不少很有新意的曲子,想想这样的处理并非自己无法做到,但是为什么我就想不出来呢?
我们大概常常体验到这种情况:越想就越想不出来,却在吃饭坐车或者做着其他事情的某个瞬间,突然灵光一闪。《学习之道》中提到:“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处于集中模式下,发散模式就是被屏蔽的。”作者用了下面这样一个小试验,需要只移动三个硬币就组成一个新的朝下的三角形:
还提到“有些小孩立刻完成了练习,有些非常聪明的教授却百思不得其解。”我也不是立刻就看出了答案,而是首先思考把哪一排的硬币当做地下的三角形尖端,试了好几个组合没有出来,然后突然就看出来了……
我们因为经验的增长,会调用一些套路来解决问题,这其实大脑是工作在专注模式下。但有时候大脑放松,解决方案突然就浮现了。
秘诀大概就是:我无所谓找不找得到方案……这时候,灵感就来了。
解释可能是当你不断在思考某个问题时,大脑不断地建立新的连接,然后就去休息,大脑潜意识里还在工作,在某个节点,就灵光一闪,出来了答案。
然而实际的情况可能是:我再想不出创意的方案就要被老板炒鱿鱼了……所以,始终还是要备点套路,发散模式开启困难时,或即使开启了发散模式也找不到头绪,还可以开启专注模式根据套路来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