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与坏人的区别在哪里?如何定义好人与坏人?关于好人与坏人是非与判断似乎从小就伴随着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做一个好人,不要做坏人。
但每天社会上及新闻里都充满有关坏人的事,不知道这是“杀鸡骇猴”的警世与威慑作用,还是为了吸引眼球,获取流量。我想两者都有,好人好事的关注度不高,一个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大众认为这是生活的准则,无须多言,其次是大众的心理多少有些叛逆心理:逃脱一味做好人的枷锁,在现实中无法亲历亲受,但或许可以从他人的坏人行为获得一些心理补偿。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补偿心理”。
其实在社会除了法律规定的刑事犯罪之外,人没有所谓好与坏的严格划界,或者说好人与坏人完全是两个政治范畴的概念,用于满足某些人与阶层统治的需要而发明出来,去桎梏人们的思想及限制其行为。从“刑不上士大夫,礼不下庶民”中可以看出,古代人对于坏人与好人定义已经有阶级与政治的色彩。
人需要满足必要的私欲才能在社会立足与生存,无法适应社会的人终将被淘汰,这是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但满足私欲被认为不是好行为,我们一直被教导要大公无私,要讲奉献。可是发现最终讲奉献与无私的人,其结果并非那么理性,反而那些讲条件讲原则满足私欲的“坏人”,过的春风得意,活得八面玲珑,同时也获得很多人心理上的认可,但表面上却不认可,因为人有时都是虚伪的。
既然没有好人与坏人,我们该怎么办?其实很简单,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与他人有用有价值的人,在满足私欲时讲些原则讲些条件,同时让他人与社会清楚与明白这些原则和条件,然后就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