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搞不清楚普鲁士与德意志的区别,今天就来粗略的了解一下。
普鲁士指的是存在于中北部欧洲的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中世纪一直延续到一战结束前,是德意志统一以及德意志帝国立国的主要力量。从法理上来说,普鲁士并不属于德意志,因为其本身并不在神圣罗马帝国的疆界范围内,只是因为勃兰登堡选侯与普鲁士公国合并而成为普鲁士王国,而普鲁士王国主导实现了小德意志地区的统一。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自己为“罗马人皇帝”时,常称“全德意志人民的皇帝”,通信中称“德意志”,而在帝国内高等贵族也称为“德意志诸侯”,其他欧洲大多数国家则叫他们为“日耳曼”。神圣罗马帝国成立后统领着崛起之前(800年)便已经存在的东法兰克独立君主制小国,在拿破仑的霸权之下,日耳曼民族主义开始在这一地区盛行,将“德意志”称作一个国家的说法也开始浮现。
普鲁士——条顿骑士团时期
中世纪早期的普鲁士是蛮荒之地,居民为古普鲁士人,使用波罗的语族的普鲁士语,与拉脱维亚人和立陶宛人属于同一种族。12世纪时,德意志人开始进入波罗的海东岸地区。从13世纪开始,条顿骑士团在普鲁士地区发动为时近200年的东征运动,普鲁士成为条顿骑士团的地盘,这一时期普鲁士人逐渐同化于德意志人,普鲁士语也逐渐消失。
条顿骑士团统治下的普鲁士地区名义上属于教皇领地,但教皇只有名义上的宗主权。15世纪时,条顿骑士团和波兰-立陶宛联邦因为历史、领土与经济问题发生战争,骑士团最终战败并成为波兰的附庸国。
勃兰登堡时期
1512年,来自勃兰登堡霍亨索伦家族的阿尔布雷希特被选为条顿骑士团总团长,在这期间骑士团完成世俗化并建立普鲁士公国,阿尔布雷希特自任普鲁士公爵,是臣服于波兰之下的世俗君主。1618年,后继无人的普鲁士公国由勃兰登堡选帝侯国的约翰·西吉斯蒙德(霍亨索伦家族)继承,勃兰登堡-普鲁士公国由此建立。这也为霍亨索伦王朝日后发展奠定基础。
1655年的第二次北方战争(瑞典-波兰战争)后,波兰失去了对普鲁士的宗主权,勃兰登堡完全拥有东普鲁士。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神圣罗马帝国为了换取普鲁士的支持,于1701年将普鲁士公国升为普鲁士王国,腓特烈一世称为普鲁士国王。此处的普鲁士也正是在狭义的普鲁士地区的含义上形成的普鲁士王国这一广义上的含义。自此,普鲁士作为一个王国才正式存在,并从此展开普鲁士王国两百多年的扩张史。
由于继承了条顿骑士团的军事专制传统,普鲁士的军队向来以纪律严明、教育质素高而闻名于世,因此普鲁士王国在一场又一场的战争中逐步强大。在三次瓜分波兰以及拿破仑战争后,普鲁士被国际社会正式承认为欧洲列强之一(虽然是敬陪末座),它在德意志的领导权也和奥地利相差无几(去除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传统权威、实际上普鲁士的影响力已经超过奥地利)。
普鲁士统一德国
1834年,普鲁士在德意志地区建立德意志关税同盟,除奥地利和汉堡外的全部德意志邦国加入该同盟,普鲁士与奥地利的争夺因此越发激烈。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使得维持了将近五十年的俄奥联盟瓦解,而拿破仑三世的法兰西第二帝国也特别敌视奥地利,于是普鲁士有了一个可以自由挥洒的国际空间。
1862年,俾斯麦担任首相后立即着手策划德意志统一大业,他主张建立将奥地利排除在外的“小德意志”。普鲁士在1864年和1866年先后在普丹战争中击败丹麦和在普奥战争中击败奥地利,并在1870年领导德意志诸邦击败法国,威廉一世于1871年1月18日(即普鲁士王国成立170周年纪念日)在法国凡尔赛宫镜厅登基为德意志帝国的皇帝,以普鲁士王国为基础的德意志帝国正式成立。
普鲁士的消失
德意志帝国是放大了的普鲁士,普鲁士国王兼任德意志帝国皇帝,普鲁士首相兼任德意志帝国宰相,同时各邦国享有内政和财政的自治,但将外交、军事(巴伐利亚除外)、海关等权力交给德意志帝国中央政府。普鲁士历史从此并入德意志帝国历史。
一战结束后,德皇和普鲁士贵族势力遭受重创,但普鲁士仍然是德国境内第一大邦,普鲁士贵族仍有巨大的影响力以及庞大的资产。近代以来普鲁士的精神习惯和传统影响了整个德意志,所以二战中同盟国达成共识:普鲁士是德国军国主义的发源地、德国军官团和容克贵族的大本营,是德国专制思想及侵略思想的策源地,必须予以消灭。
1947年2月25日,同盟国对德军事管制最高委员会颁布法案第46号,宣布以普鲁士为名的国家正式灭亡并不获承认。原普鲁士邦领土则分别被并入波兰和苏联,以及英、法、美、苏四国占领区,地理意义上成建制的普鲁士不复存在。
叱咤欧洲的普鲁士彻底消失,但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国家已经建立。
下期再见!
欢迎交流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