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中的呼喊 》真的不适合生活温室中的花朵。故事从爷爷、父亲、到“我”有60多年的跨度。中间穿插着“我”身边人的故事。“我”既是旁观者,也是参与者。在讲述了他人的故事时,桩桩件件,都是亲身经历,那是孙光林的半生。
看这本书,有时胃就翻腾。民国到建国初期,留给女性的生存空间仍就那么狭小。从“我”的母亲到冯玉青,她们的遭遇,在那个时代显得合情合理,甚至连本人都不会去思考为什么我的命那么苦?她们像声带完好的哑巴,说不了话
这是一本不想在二刷的书,比《活着》还要残忍。
但这本书像一个圈。兜兜转转回到原点。(首尾呼应)
每一个章节可以作为独立的散文来看。连在一起是那么的精妙。比喻是那么的 切合农民的生活。作为写作范本看100次都不为过。
但想想书中情节,艺术源于生活,那些苦难一定属于那个年代。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最深的伤害来自血脉相连的亲人,《活着》的主人公虽穷,但被爱包围。
但这本书人人皆有苦衷,人人都是凶手。
细思极恐,实在残忍。
这是一本当之无愧的好书,但我没有看第二遍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