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智商决定地位,嘴巴决定结局
主讲:有书教育平台
今天是课程的第一天,我们要聊的话题是说话的艺术。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疑惑:有的人名校毕业,能力很强,却在社会上混得很差,总是怀才不遇;而有些人学历普通,工作能力也一般,却能得到领导的器重,混得风生水起。
这是为什么呢?生活中类似于这样的人有很多,如果我们真遭遇了这样的处境,应该如何解决呢?
别着急,我们今天要讲的《资治通鉴》第一篇“智商决定地位,嘴巴决定结局”,将会给你好好讲一讲这个问题。
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的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什么意思呢?这说的是,希望后世人可以从古代帝王将相、先贤圣哲身上汲取智慧,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升自己的才智谋略,从而避免在人生路上踩坑。
比如,“智商决定地位,嘴巴决定结局”这一处世观告诉我们,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来说,智商固然重要,但如果你光有智商,情商太低,不懂说话的艺术,同样不会有所作为。
智商和能力,无疑是社会生存不容忽视的硬实力,它决定了你在职场上的地位。但在此基础上,情商则决定了你能走多远,会说话是成功维护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
在每天的共读里,我都给会给你讲一到两则《资治通鉴》里的故事,希望通过这些故事,可以帮助你收获意想不到的启发。那今天,我要给你讲的是韩信和张良的故事。
说到韩信,历史上很多成语典故都出自于他,比如胯下之辱、背水一战、一饭千金、出奇制胜等等。韩信是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也是汉初的三杰之一。他跟随刘邦打天下,尤其在楚汉之争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韩信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军事才子,就连霸王项羽,对他带兵打战的实力也存在几分忌惮。他忠心耿耿地帮助刘邦打下了半壁江山,为西汉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这位功盖天下、戎马一生的英雄,最后却被夷灭宗族。这是为什么?
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惨遭杀害灭族的根本原因只在于四个字,祸从口出。
在韩信被贬为淮阴侯的时候,有一次,高祖刘邦跟他闲聊。高祖问韩信:“像我这样的人,可以率领多少士兵呢?”
韩信回答:“陛下您不过能领十万兵”
高祖又追问:“那么,如果是你呢?”
听到这个问题,聪明的人都能明白其中的试探之意,但韩信却没有意识到,他直接了当地说:“我当然是越多越好!”
这时,高祖不禁大笑道:“既然你越多越好,为什么还会被我擒拿住呢?”
韩信说:“陛下您不擅长领兵打仗,却善于驾驭和指挥将领,所以我就是这样被你擒住的。再说了,您的才干是上天赐予的,并不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就能获得的!”
听完韩信与刘邦的对话,不知你有何感想。要知道,此时的韩信是被刘邦软禁起来的,他的这种心直口快,明显没有顾及对方皇帝的身份,明确指出皇帝带兵打仗的能力不如他,即便他后面夸奖皇帝的才干是天赐的,但也找补不回来了。
其次,韩信明知刘邦嫉妒他的才能,却仍故意为之。帝王作为天子骄子,怎能忍受别人说自己不如人呢?因此,韩信触碰到了刘邦的的尊严。
当时,他因为小人诬告才被高祖软禁,不受重用,再加上高祖对他一直有所忌惮和怀疑,所以才落得如此下场。但是,他明知自己的处境却不收敛锋芒,说话没有分寸,这才成了高祖的心头之患,继而招致杀身之祸。
好,说完了韩信这个反例,我们再来看一看和他结局相反的张良。
张良与韩信同为“西汉三杰”之一,但他和韩信的结局却截然不同,这自然离不开张良的个人处世观。简单来说,他懂得君臣有别,居功不傲,谨言慎行。
张良为刘邦出谋划策,虽然他没有多大沙场上的战功,但是在智谋上的作用不可小觑。西汉建国初期,刘邦大封功臣,有意把富庶的齐地三万户给张良管辖。这样的赏赐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但张良知道自己若接受了这样的殊荣,必会引起群臣争功,他自己也会成为别人的眼中钉。
于是,张良暗自盘算,怎样才能推掉这个烫手的赏赐。既要避免高祖心生猜疑,也要给其他功臣留面子。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对刘邦说:“当初我在下邳(pī)起事,与主上会和在留县,这是上天把我交给陛下,陛下用臣的计谋,幸而经常生效。我只愿受封留县就足够了,不敢接受三万户。”
张良推辞的话,说得不卑不亢,柔中带刚。他表明了自己不接受“三万户”封地,不是功勋不够,而是恭谦不取。这样的说辞既夸赞了刘邦用人的大智慧,同时也显示出自己虚怀若谷的大度。刘邦听后并未坚持,听从了张良的请求。
张良此举,相比之于韩信,可谓练达韬晦。韩信当面说刘邦领兵不过十万,而自己则是多多益善,想借此炫耀自己的才能,没想到这恰恰犯了刘邦的大忌。
俗话说:“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皆由门户出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嘴巴是心的门户,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心里想什么就容易从嘴巴里流露出来。平时说话的时候,无论你多么小心,但总有失误的时候,更何况有时候虽是有口无心,却会给听的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与人交往时,你会因一句不合时宜的话而得罪人,从而使对方和你对着干;在家庭中,你会因为一句话说不好而引发家庭战争,夫妻关系陷入僵局;在职场中,你更有可能因为一句话说错,丢掉还不错的工作。
所以你看,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方面都要求我们掌握说话的艺术,尤其是在职场环境里,如何维护人际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职场中,我们应该怎么说话才能助自己一臂之力呢?
第一,审时度势,灵活变通。
西汉建国后,张良深知此时的刘邦和境况,都与过去不同了。过去,刘邦打天下急需人才,所以多少可以对下属冒失甚至逾矩的行为有所包容。可如今刘邦贵为天子,一呼百应,他需要天下的臣服与敬仰。为了维护皇帝的尊严,他可能会不惜杀一儆百。再加上此时政权趋稳,朝廷对人才的需求不会那么强烈。
明白这些道理的张良选择顺应大势,灵活变通,而韩信则不同,他还停留在过去与刘邦打天下时的交情,没有察觉到刘邦的变化,口无遮拦的结果只能让刘邦更为猜疑。因此,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应该审时度势,掌握分寸,该闭嘴时就闭嘴,这样才能避免祸从口出。
说话是一门艺术,好好说话能及时化解矛盾,帮自己摆脱尴尬的局面。
我们来举个例子:刘邦和项羽灭秦之后,天下归属成了一个大问题。历史上有名的“鸿门宴”,就是刘项二人的第一次正面对峙。当时,项羽的人气和实力都高过刘邦。项羽有40万大军,而刘邦才10万人,如果真的以武力夺天下,刘邦自然不是对手。
项羽听说刘邦驻军霸上,有夺天下的意思。于是在鸿门宴上,项羽和范增本来已经做好计划,借机除掉刘邦。但是刘邦赴宴前来,对项羽说:“我与将军合力攻打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灭掉秦国,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现在有小人造谣,让我和您之间产生了误会。”
刘邦的这一辩解很有说服力。他先是尊称项羽为将军,有甘愿俯首称臣的意思;其次,他提及他们二人曾一起出生入死,共同作战,好不容易灭掉秦国,才有机会见到将军,瞬间拉近了他和项羽的感情;最后,他更是以“小人造谣”,一句话把锅给甩了出去。刘邦的这一番说辞让项羽消气,放下了对刘邦的戒备,消除了杀心。
要知道,刘邦一向待人傲慢,又是率先攻入咸阳的大功之人,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懂得审时度势。他知道自己与项羽实力悬殊,所以甘愿在项羽面前谦词卑礼,在宴会上屈居下座。正是如此,才有了后来刘邦逃离鸿门宴,与项羽决战垓下,西汉建国的胜果。
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境,遇上强劲的对手。在这种情况下,你要想办法排除对方的抵触心理,软化对方的立场。这一点,刘邦在鸿门宴上就表现得非常好。虽然很多时候误会不可避免,但是如果你能灵活变通,巧言巧语,顺着事情的发展方向去说话,就有扭转局面,顺利解破开困境的可能。
好,说完了第一点,接下来我们看第二点:了解说话对象,掌握说话分寸。
在这一点上,唐太宗时期的宰相房玄龄,就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贞观十二年,唐太宗提拔司农卿李纬为户部尚书。房玄龄听说了这件事后,认为李纬虽然有才,但是他的能力还不足以担任这个职位。
房玄龄心里很清楚,唐太宗在任命官员上是不会轻易做决定的。因此,他想要劝谏,就得想个好办法。这个办法,既得保全唐太宗的威信和用人能力,同时又要避免伤害与同僚之间的关系,引起李纬不满。
你猜最后房玄龄对是怎么对唐太宗说的呢?他就说了一句话:“但云李纬好髭(zī)须,更无他语。”这句评价的意思是,李纬这个人,除了长了一把好胡子,并没有别的才干。唐太宗听后立刻明白了房玄龄的意思,于是,修改了任命诏书。
你看,房玄龄的劝谏体现出他的高明之处。首先,他了解唐太宗,深知唐太宗喜欢听臣子进箴言,不是一个昏庸无度、独断专行的皇帝,所以他才下决心劝谏。其次,他在劝谏的同时,时刻明白箴言并不意味着无礼,或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因为他的说话对象是一国之君,他要维护皇帝的尊严与威信。
一句“但云李纬好髭须,更无他语”看似无关痛痒,却体现了房玄龄高明的说话技巧。他既没得罪自己的上司,又没有让下属心里不舒服,还达到了自己劝谏的目的,说话尺度拿捏得很到位。
通过房玄龄的例子,你需要明白,了解领导在职场中很重要,这包括领导的脾气、性格和为人处事的态度等等。同时,你也需要谨记对方是领导,注意尺寸有度,话不能太多。
在职场中,很多人说话直来直去,却往往会好心办坏事。有时候,你的一些无心之谈,很有可能会被“有心之人”听到并曲解,从而给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好,说了这么多,关于《资治通鉴》“智商决定地位,嘴巴决定结局”这一篇,我们今天就说到这里,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吧:
首先,我们了解到,智商和能力对于一个人的成功很重要,但如果情商跟不上,没有掌握说话的艺术,那么也很难有所作为。
通过韩信、张良、刘邦和房玄龄的故事,我们进一步讲解了说话这门艺术的重要性。要想在职场上处于不败之地,可以试着掌握两大说话技巧:一是审时度势,灵活变通;二是了解说话对象,掌握说话分寸。
《论语》中讲过四个字,曰:“过犹不及。”事情做过了和没有做到位,一样都是有问题的。我们今天强调的说话尺度和分寸,其实也是这个道理。看似简单的技巧,实践起来并不容易,需要你仔细观察,用心体会,并反复练习,最终才能掌握说话的艺术。
好了,明天我们将继续共读《资治通鉴》的第二篇,想要事倍功半,必须拥有逆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