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有一样好东西叫《感谢信》就是你帮了别人,别人给你的领导和你本人写的一封”热情洋溢“赞美你勤劳云云等的信,这封信往大的说是能让你的领导知道你在干的事情并得到认可,对你的升职加薪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也是要看领导的心思的,万一遇到那种不看不相信不喜欢《感谢信》的领导,这份别人对你称赞的心思也就起不了什么作用,但这确实是对你过往所付出的努力的认可,你应当值得肯定!
《感谢信》这股风气是近几年越刮越浓,特别是在岁末年初,”铺天盖地“的袭来,好似每个人都要在年终评优的时候有这几封感谢信才稳,这信越多越好,这感谢信有公开的和非公开的,公开的是对整个公司及某些人的感谢,往往会挂在公司通知公告显眼的位置,非公开的是对部门及某些人的感谢,会通过邮件的方式进行传递,不同的位置也决定了这《感谢信》的高低,感谢从动名词的角度来说都是一样的,都来自别人对你所办之事的认可,本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但却有感谢人及被感谢人的职务高低就有了排名,感谢的人如果是个大企业或者某个大佬,这感谢的份量就上去了,被感谢人如果也是个重要的领导,这含金量自然不言自明,总之,感谢这个好事,但一旦有了比较,就失去了其最本质的意义,到最后演变成了一种攀比的心态,张三拿着自己的感谢和李四比,比什么呢?比这感谢信的含金量,嗟夫,在工作上的本质上如果能这么认真,而不是在这形而面的事务上,那自然会得到比感谢信更重要的东西,这东西究竟是啥,努力奋斗的人自然会明白。
要感谢的也是《感谢信》,要怪的也是它,据说有了这玩意,人们的工作的”积极性“都提升了,甚至都变得更”努力“了,知道干的再出色,别人不表扬你,在领导那里也就是个闷葫芦,所以”心思聪慧“的人就会想着法儿让自己干的事能传播四方,即使是干的很小很小的事情,他也会绕一个弯,把事情包装成一件无比重要的、跨区域联合的、承上启下的、及时响应需求的、强强联合的等等排列组合的语句都会用上,可能仅仅是帮对方问了件事情或者回答了个其他同事都能解答的问题再或者只是个简单的工作,总之绕了一圈后,这事情就变复杂了高级了升华了,连寻求帮助的人都没觉得自己居然干了件这么牛的事情来,然后在年底的某天就被要出一封这样的感谢信,望着对方早已准备好的高级词汇,也同时感叹自己这一年的工作原来也是如此的“出色”。
在我上班的头很多年,都没觉得有这么多的《感谢信》那时也就偶尔几封,也就是某个公司感谢我们公司,从其中感谢来看的确是推动了某些变革和进程,这个感谢值得我们学习和激励。如今的《感谢信》更像是一种任务和某种主义的形式,铺天盖地的来,在如此多的感谢信里,大家反而失去了阅读的乐趣,不用看就知道里面的用词,甚至自己都能背出来其中的关键词,感叹这些感谢信是不是都抄成了一样。之前的感谢信少,所以金贵,更突出肯定了贡献,如今已是泛滥,大家都被肯定也就变成了寻常的普通。只能从感谢的人和事来区分这含金量,那些埋首于踏实工作的老实人,什么都没有,但他们又什么都有,他们才是这个公司和行业真正的推动人,他们写这些虚无主义东西的时间都真正用到了产品的开发和创意上来,他们才真正踏实的干活,是行业的领军人物,这类的人不声不响,但是却是公司不可缺少的关键人物。试问,如果公司要评价一个人的业绩,究竟是看感谢信来评价还是看这个人是否在做实事?我想明智的人肯定会选择后者,可是感谢信是看得到的,做的事情却是沉淀的,很多时候都是不言说的,感谢的话语就像风吹过的树叶一页哗啦啦的走了,而真正做事情的人就如那坚韧的磐石,哪怕八级狂风都无法动摇他们,他们才是这个企业、行业、国家真正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