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某东来买挂烫机,周六的缘故,比平时的摩肩接踵更甚。不知不觉,到中午了。
饥肠辘辘,还是刻意躲过饭点儿才去吃饭,希望有座位不排队。结果仍然是人欢马叫。兜了一圈儿,好不容易瞄准目标(一张桌上的食客进入尾声)就在一旁侯着。他们刚一起身,左手边一个六十多岁的大姐眼疾腿快和我同步坐上凳子,大姐一边招呼俩小女孩分开占座位,一边提醒我也占座,因为我右边也有一个家庭准备往这儿座。
每个家庭都是分工明确,有的负责占座,有的负责排队买饭。
等饭的时间不短,大姐问我从哪儿来。
临颍。
临颍?
漯河临颍。
哦,漯河的。俺是郑州的,经常来。
这一搭上话,就跟地下党接住头了一般,大姐完全不拿我当外人。接下来,我一句没问,她就痛痛快快的把家底儿抖落了一遍,当然,也顺便调查我的情况。周围的喧闹声里,听不太清楚的地方,我就微笑,点头。
你多大了?几个孩子?这是你闺女?工作了吧?啥工作?
我也是就这一个闺女,比孩儿强,闺女贴心,细心。俺闺女去哪儿都带住俺,要是孩儿,他能走哪儿带住你?这不是快开学了,带小孩儿们出来玩玩,这俩闺女都是我带大的,差两岁半,老大吃shou赖,不比老二高多少,她爸离得远,搁南阳工作哩,上的东北大学,考到… 干的…
俺闺女是大夫,俺坐火车来的,也可方便,你多大了?退休了?哦,五十,没退休,那就是公务员,教师也是公务员,得到五十五退,工资多少,等退休工资会高吧,俺楼上住的有退休教师,两口都是,八十多了,工资八千多,一个孩子,搁北京哩,也招呼不住老哩,老两口请的保姆招呼…
饭后告退,闺女叹口气:那老太太话真多,她闺女不时翻白眼瞪她,也挡不住她说话的欲望。
哈哈,她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等我再老一些,差不多也是这样爱说话,你也是这样翻白眼瞪我。